浅析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实践

2015-05-30 09:09房海荣
关键词:顶岗实习

房海荣

摘要:顶岗实习是体现高职院校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

径,它有助于校企双方加强合作,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融入企业,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但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的问题普遍存在要求我们高校进行积极探讨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顶岗实习 高校职业指导 企业指导

顶岗实习是一项有益于学生身心成长的工作,同时也是高职教育工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职院校感到目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顶岗实习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成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项工作还是有一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探讨解决的措施。

1 顶岗实习的目的以及意义

顶岗实习实行的目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素养和技能的培养。顶岗实习的开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时间的过程中又可以实现工学相长,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次,顶岗实习也有利于加强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对企业管理方式以及内涵的深入理解,和对企业文化的感受,使得学生达到企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再次,顶岗实习对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对贫困学生进行学业支持,深化改革学校的办学教学模式,减轻学校条件匮乏的境况等有着推动作用。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发展和前进方向的代表。但是,在顶岗实习的进行过程当中,一些难题也渐渐出现。高职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则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环境下,实现高职教育的大发展。

2 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的推动之下,政府将宏观管理也应用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上,经济领域企业也拥有了完全经营自主权。但是问题也伴随着以盈利为最目标的企业有了不接受学生的指令性实习任务的依照,而是有条件地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而出现。

2.1 企业的生产规律和学校的教学规律不同步

分属于完全不同的社会领域的产学主体,它们的运行过程和规律都是各自独立的。企业希望学生的顶岗实习在其生产旺季的时候进行,以弥补企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而企业在其淡季的情况下是不愿意接收顶岗实习的。另外,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生产是完全独立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学企冲突的出现使其合作的关系也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2.2 顶岗实习岗位和专业的培养方向不吻合

学生的顶岗实习大多是依照企业的需求去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最重要的准则便是以企业作为中心。学不致用的出现是企业的依岗设人的结果。打个比方说,监理岗位可能会安排学习工程造价的学生;施工或者工地岗位可能会安排建工专业的学生等等。与此同时,固定在某个岗位的顶岗实习基本没有做到定期的换岗操作。可以看出,去企业进行吃苦训练并不是不被学生接受的,岗学差异也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的,“岗学一致”更是学生们所期望的。

从长远的方向考虑,在顶岗实习中将所学理论和岗位实践相结合也是必需的。不然,顶岗实习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怀疑。

2.3 顶岗实习劳动强度的控制

顶岗实习的学生的可承受的限度是远远不够企业所要求的劳动强度的,虽然对于实习学生的劳动强度以及工作时间上国家劳动部门也给与了很明确的规定,但是企业还是对其安排了超量的工作。企业大多需要实行两班或者三班倒,这与学校的作息时间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便使学生难以有精力去进行学校的学习任务,因为这个原因,学生很可能跟不上学校的学习任务。学生的权益保护在一些企业看来是无足轻重的,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公司实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工学矛盾也因此加剧。

2.4 学生与家长对顶岗实习的认识偏差

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制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学历的单方面的要求已是昨日黄花,反而对那些能够吃苦耐劳、适应企业管理,拥有扎实的技能和素质的认识是企业所渴求的。然而,在大学生光环笼罩下的部分家长和学生,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显著的变化,无法认识高职院校对于培养人才的需要,对顶岗实习存在着很大的偏差:顶岗实习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反而会影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当这样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家长和学生有了抵触情绪,甚至会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

3 顶岗实习改革的措施探讨

顶岗实习的现实情况使得高职院校可以期待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且要积极应对企业学校还有学生的利益突破口并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建立相关的有效地政策,协调校企关系,适应新形势要求,从而促使学生来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工作人员角色的转换,也让顶岗实习更加深入地开展。

3.1 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自身认识,切实地做好实习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

对高职教育的性质理解的不到位以及对企业的生产状况还有管理模式以及顶岗实习认识深刻度的欠缺是学生在顶岗实习时思想不稳的最主要原因。实习生思想教育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必须要加强的。

吃苦耐劳,拥有很强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吃苦耐劳,崇尚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是现今的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而毕业实习则是对这些能力和品质的最佳训练途径。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帮助学生理清毕业实习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了解到实习,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在毕业之前进行全面的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在实习期间的学生是有着双重身身份的,这也要求学生都必须要接受学企二者的分别管理,将不适应期减少到最短。

3.2 妥善地进行实习单位的选择

专业的对口与否,操作机会的大小,企业是否接受意向这些问题虽然都是顶岗实习需要考虑的,但是学生自身权益的维护也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假若院校可以对用人的企业进行调研来了解其岗位的设置和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其发展的规划的话,那么这也对毕业生进行实习单位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参照,也同样为学生权益的保障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3.3 积极建立校企协调机制

校企共同就长效合作建立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协调机制;在策略措施上,可签订一系列的常规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工作管理协调组织机构,积极协调岗位之间的调配以及学业促进的关系等等。实习单位可以与学校就实习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商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也应当跟实习单位相配合,并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3.4 实施教学管理改革,创造顶岗实习有利条件

要结合企业的决策权来对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校企共同商讨并制定和试试可行的实习计划。我们应当把教学管理转化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依照专业的不同变化的实习岗位,及时地修改学校的课程设置,要适应企业所要求的,从而达到校企共赢。在企业淡季时,学校可安排进行理论课的学习;在企业的生产旺季时,学校可将实践的课程进行安排学习。可将派出教师安排到企业中对其进行指导,也可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从而真正解决工有余但是学不足的问题,以此来保证专业理论课程的授课量。

3.5 校内的校企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共建

经由学校来供给场地以及管理,由企业来进行设备的提供,技术的支持,并且以企业作为主要的组织实训来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要在教育方面发挥主导以及监控的作用,二者共同协商来完成教学。企业要在生产实践方面发挥领导以及指挥的作用,依照其生产和经营的具体要求,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3.6 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完善关于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要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合理高效的完成,则必然要求校企一起构建合理而规范的顶岗实习的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实习管理的方法进行改进,要严格关于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这是保证有序和高效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的有力保障。作为评价主体的校企双方,二者可共同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要进行综合的全面评价,让学生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重视,以

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的技能的不断提高来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快速地对职业进行了解的有效途径即是实习。在顶岗实习中,学生不仅仅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职业活动当中,而且可以将自身与团体的文化氛围相融合,以现实的视角全面评价自己胜任职业的程度。有一点也需要明确,实习与实际的工作是有出入的,实习过程中所得到的感受可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所以,相关的指导人员应当对其感受进行正确方向的引导。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能否顺利进行,学校能够保持和企业的合作,不单单是双方共同利益的把握,更取决于能够建立以及完善各种保障机制。顶岗实习有利于实现学生和学校还有企业以及社会的多赢共利。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

[2]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3]辛占香.职业心理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J].河南教育,2005.8.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
高职高专毕业作品教学的几点体会
高职高专电力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实践
关于有效提高顶岗实习阶段班主任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提升高职水产养殖专业顶岗实习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实效性探究
对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的探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