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对策

2015-05-30 13:04卫岩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28期
关键词:煤矿对策

摘 要:煤矿一直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尤其是井下操作有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作者选取了煤矿中的水害问题进行研究,对水害给煤矿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说明了应当采取哪些对策来减少和防治水害问题,使煤矿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煤矿;防治水;对策

相比其他行业而言,煤矿是一个风险高、灾害多的行业,目前最容易使得煤矿企业发生灾害,并且造成巨大严重后果的四项因素是水、粉尘、瓦斯、顶板。我国经济目前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对于能源的需求仍是非常紧迫的,而煤炭是我国能源中最重要的一种,许多行业都对煤炭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我国煤矿企业很多,煤矿开采行为频率高,同时问题也很多。如果煤矿水害问题控制不当,或是防治措施不准确,则很有可能导致重大矿难问题。尤其是目前我国许多煤矿进入到挖掘的中后期,深度加大,水害发生的可能性也更高,因此从我国煤炭企业发展实际的角度分析,对煤矿水灾防治问题进行探讨是其实现发展的迫切要求。

1 我国煤矿防治水害工作的困境

1.1 选择的开采地址不准确

最容易发生煤矿水害的,往往是那些规模不大的煤矿企业,尤其是偏远地区、缺乏监管、操作不规范的小煤矿,这些煤矿的管理者往往只看重利润,而罔顾煤矿区域的地理特点,既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所采取的勘探技术也不够先进,对于深层煤矿的探测不准确,往往在情况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就进行开采,有些开采会牵涉到多个层面,很容易诱发水害问题。举例来说,我国一些矿井在进行开采时,采用带压开采,这就是引发水害问题的一个典型因素。在对煤矿进行开采时,首先应当对煤矿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水层位置以及水层的含水量等,而不能只看到煤炭资源罔顾灾害隐患。甚至许多企业认为带压开采是正常做法,并不会对煤矿开采造成干扰,安全开采意识很差,因此水害问题难以控制。

1.2 所使用的基础设施选择不符合开采要求

确保矿井稳定运行、安全生产,就需要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许多煤矿企业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到位,许多矿井在确定位置时,仅以地质报告信息为参考,认为只要将井口放在最高洪水位就可以,而实际上很有可能发生汇水流量问题,因此所确定的井口位置并不足够安全。近几年,我国煤矿开采力度持续加大,这影响到了煤矿所在区域原本的地理状态,许多理论上原本不会发生洪水问题的地方都发生了水灾。还有一点就是,在防治水灾时,我国大部分矿井都是进行涵洞防水,如果洪水量很大,那么这种做法就很难及时将洪水疏导出去,而且过多洪水所携带的垃圾很可能就停留在涵洞中,使得洪水泄流受到阻碍而更慢。煤矿防治水害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建设技术存在疏漏,一些开采力度较小的区域,地表中常常会汇聚一些水,而这些水会利用一些裂缝再流入矿井中,而如果建设技术达到一定标准,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1.3 管理意识和防治措施不到位

管理不完善是引发水灾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操作人员对煤矿水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缺乏认识,管理措施缺失,所制定的防治办法与工作实际不一致,对于水灾隐患的排查过于草率,即是进行了水灾预警也并不重视,因而发生问题并不意外。同时一些中小煤矿中,没有引进专业人才,也很少对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培訓,在遇到水灾问题时,员工不明白应当如何应对。

2 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对策

2.1 培养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安全管理意识

第一,煤矿企业的各部门管理者应当对安全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并将安全管理放到与利益追求同等位置来规划和部署,在企业内抽调精英人才来集中探讨煤矿水准的防治工作;第二,不能等到问题发生之后再想应对策略,而是要超前预防,如对煤矿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尽量考虑到所有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第三,具体操作时,施工部门应不折不扣的按照规定执行,监管部门要监管到位,确保将所有操作流程都纳入监管网络中,以实现对水灾问题的源头性防范。

2.2 科学预测,周密排查

煤矿中无论发生任何类型的水灾,都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因此如果能够及时察觉这些小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问题发生。尤其是工作人员的第一感觉对于防治灾害非常关键。煤矿发生水灾前,有可能会有如下迹象:岩层可观察到水锈,则意味着巷道处开始积水;煤檐凝聚水珠,说明有水灾隐患;当积水过多时,会造成巷道温度升高而蒸发出水汽;工作环境温度下降,有可能位于积水区周围;当贴近煤壁时可听到滴水声,很有可能发生水灾。只要足够细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观测到的,因此煤矿企业应当双管齐下,即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和先进的检测仪器,对于各类迹象的观测要周密,记录要准确、完整,这是防范水灾的最真实的依据。

2.3 建立科学的应急机制

要防范煤炭企业的水灾问题,需要做好周密的风险排查,而对于排查出的风险和隐患,要确定应急措施,即让每个人都了解到水灾面前如何应对,了解个人的职责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并进行水灾问题演练,确保各岗位员工有序执行预案。演习完成后要注意总结,这样当灾害真正到来时才能够保持心态和行动的平稳。

2.4 运用多种措施加强防治

各煤矿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新技术、新设备在防治水灾问题中的作用,尤其是可以借助于与煤矿相关的科研单位和高校等的力量,及时了解他们的最新技术,并有选择的进行实践验证,以总结更好的做法。如三维地震技术和瞬变电磁法就是已经被证实对探测水灾隐患有明显效果的两种先进技术。此外,一些高性能的设备也有很关键的作用,有些煤炭企业中引进了超前地质探测器,这一设备不仅对于煤矿区域工作面的探测更深、更准确,而且得到的数据也更贴近实际。

2.5 对已发生事故的科学处理

如果水灾已经发生,则也不能惊慌,而是要把握主次,尽量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第一,发生水灾问题时,救人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应当把握救人的最佳时机;第二,人为因素是导致水灾发生的一项重要因素,可能是员工的风险意识不强,或是专业能力较差,或是监管部门出现疏漏等,因此对于遇难员工家属的抚慰和赔偿应当更主动;第三,必要时刻应当由司法部门对水灾原因进行调查,究竟是利益驱使还是监管漏洞,都需要查明原因,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主体和单位的责任;第四,无论是任何类型的水灾问题,都要在事后做好总结,查缺补漏,以避免摔倒在同一个地方。

3 结束语

矿井安全开采的前提,是要对有可能引发矿井水害问题的因素进行排查、分析,超前防范,因为对于水灾问题,仅靠排水很可能无法实现完全控制,而提前预防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明显。防患于未然这一道理在任何有风险的行业都适用,而对于不稳定因素较多、灾害程度较高的煤炭行业来说,这更是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

参考文献

[1]张家贵.试论强化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4,7.

[2]孙俊鹏.煤矿防治水技术措施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4,6.

[3]曹璐博.煤矿防治水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1.

作者简介:卫岩峰(1966,12-),男,籍贯:山西沁县,工作单位: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职务:地测副总。

猜你喜欢
煤矿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