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盆地C区块M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分析

2015-05-30 13:04任伟邹明欧阳雪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28期

任伟 邹明 欧阳雪琪

摘 要:BG盆地的C区块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油气勘探开发潜质的重点区块,M组地层更是油气富集的重点层位,结合钻测井资料,认为M组地层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发育,砂体在工区的南西部和北东部均有展布,南西部储层物性最佳,为油气勘探的重点位置。

关键词:BG盆地;C区块;沉积微相;砂体展布

前言

中非BG盆地位于乍得西南部,目前在C区块M组发现有具开采价值的油气藏,但对于M组地层的沉积相特征以及砂体展布情况还不了解。因此,展开对于C区块M组的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对于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区域构造背景

中非BG盆地位于中非裂谷系西部,受到中非裂谷系与西非裂谷系的综合控制,沉积了一套陆相中-新生代碎屑岩地层,断裂发育,构造复杂,下白垩统为主要的油气富集层位,而上白垩统由于构造反转作用导致缺失[1]。C区块位于BG盆地的北部斜坡,受到Z断阶和R-M断阶的控制,在晚a白垩世发生的桑顿挤压事件是对于油气藏分布演化的关键性事件[2]。

2 沉积微相特征

2.1 沉积微相标志

2.1.1 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能够直观地反映沉积出环境的特征,原生色对于岩石的成岩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有重要意义。M组地层主要为一套深灰色泥岩、深红棕色粉砂岩、深红棕色细-粗砂岩的岩石组合类型,地层相互叠加组合。由于M组地层的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所以颜色的变化方式反映了整体的M组地层在沉积过程中还原和氧化的过程交替发生。

2.1.2 测井相标志

M组地层砂岩粒度变化相对较大,泥岩、粉砂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均有出现,在测井曲线上主要表现为低幅到高幅均有出现。接触方式中漸变式和突变式均有,对应于岩石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不断重复变化。测井曲线中漏斗形、箱型、钟形均有出现,光滑和齿状光滑度均有出现[3]。

2.2 沉积微相划分

结合钻井,测井资料,对于C区块的M组地层进行沉积相识别划分,认为沉积相为扇三角洲,沉积亚相主要为扇三角洲前缘,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和远砂坝等。砂体在纵向上以单层砂体厚度不大,但展布密集为特征。沉积微相变化频繁。

2.2.1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砂体最为发育的位置,水动力作用较强,板状交错层理发育广泛,主要为深红棕色细-粗砂岩,砂体底部多发育冲刷面,在单井纵向上对应的砂体内部多表现为砂体粒度自下而上逐渐变细的正韵律结构。单层厚度一般不大,通常为3-10m,有多个单层的分流河道砂体组合而成的具正韵律的复合厚层砂体发育。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中-高幅,钟型或箱型,光滑。

2.2.2 水下天然堤和水下决口扇

砂体粒度相较于河道较细,主要为深红棕色粉砂岩和细砂岩,平面上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的两侧,垂向上发育为豆荚状或透镜状,超覆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上。水动力条件相对降低。单层砂体厚度较薄,一般为0.5m-2m。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中-低幅,齿形或直线型。

2.2.3 分流间湾

分流间湾的水动力作用弱,水体搅动少,沉积物补给量相对较少,以粘土沉积为主,沉积粒度最细,主要为深灰色泥岩。生物相对较为发育,可见生物介壳,且易于形成生物扰动构造,水平层理发育。平面上分布范围较广泛,垂向上厚度不大,一般为1m-20m。测井曲线表现为低幅,微齿型或近于平直型。

2.2.4 河口坝和远砂坝

河口坝和远砂坝相较于河道,沉积物补给量明显减少,水动力较弱,沉积层厚较薄,粒度小,主要为粉砂以及泥质粉砂岩。河口坝广泛发育有交错层理,可见植物碎屑,发育底辟构造。远砂坝主要发育有水平层理和包卷层理,可见浪成波痕。垂向上都表现出海退的逆粒序沉积模式,垂向上常超覆在分流间湾的泥岩上。测井曲线表现为低幅-中幅,漏斗型或箱型,齿化-微齿外收敛。

2.3 沉积相平面展布

根据工区近20口井的资料分析,平面上M组地层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发育最为广泛,物源方向为北西向,水下分流河道沿北西-南东向延伸,横跨整个C区块,工区的南西部水下分流河道沿北西-南东向呈条带状发育,两侧发育有水下天然堤,周围发育分流间湾。北东部发育规模较小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周围发育水下天然堤和河口坝等。

3 砂体展布特征

通过对M组地层的沉积微相研究,结合测井资料。对M组地层砂体的平面展布进行了研究,平面内,砂体分布极不均匀,受沉积相控制明显,砂体沿物源方向延伸,M组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广泛,是砂体富集的重点位置,工区内的南西部水下分流河道最为发育,砂体也最为发育,厚度最大,主要为细-粗砂岩,砂体沿北西-南东向呈条带转延伸,中间层厚最大,是储层物性最好的位置,两侧砂体相对较薄,最大砂体厚度可达260m,最薄80m。砂体在北东向分布较少,主要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砂体由北向南延伸,纵向延伸较短,横向连通性较好,展布范围相较于北东部小。

4 结束语

(1)M组地层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水下决口扇、河口坝和远砂坝为主要沉积微相。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在工区的北东部和南西部均有发育,但北东部发育更为广泛。

(2)砂体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受沉积相影响明显,沿物源方向的北西-南东向展布,砂体在工区的南西部分布最为广泛,层厚也最大,储层物性好,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参考文献

[1]路玉林,刘嘉麒,窦立荣,等.非洲乍得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岩石学报,2009,1:109-123.

[2]窦立荣,肖坤叶,胡勇,等.乍得Bongor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J].石油学报,2011,3:379-386.

[3]朱现胜.三角洲体系沉积微相的测井识别方法与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7,5:91-92+98.

作者简介:任伟(1990-),男,硕士研究生,沉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