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2015-05-30 20:03周英邓明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28期
关键词:房建后浇带技术

周英 邓明庆

摘 要:后浇带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后浇带的存在,有效降低了建筑构件在温度和时间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以及发生破坏的概率的同时,保证了房屋建筑各部位的整体性。文章围绕后浇带施工进行讨论。首先阐述了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介绍。

关键词:房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

引言

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建筑产业长久繁荣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巨大进步,带动了建筑产业的发展。建筑规模和工程数量逐年攀升,使用功能不斷丰富,设计标准逐年提高,施工难度的上升推动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规模的增加,给建筑结构整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发出后浇带施工技术。实施后浇带施工,要根据建筑结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若干单元,各单元间预留施工缝,彼此互不关联,独自施工。待完工后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使各单元彼此相连,在结构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施工缝承担着连结各结构单元的重要职责,施工缝填充的时机、材料、位置等要素对于相邻两个单元连结效果的影响十分重大。

1 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施工方式将一座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施工。在施工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建筑构件受温度影响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使建筑构件产生变形乃至破坏。随着建筑几何规模的增加,建筑构件也越来越大,上述变形和破坏的趋势也越加明显。为妥善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出后浇带施工工艺。在建筑的设计施工阶段,根据建筑结构分布特点,将其分为若干单元,其间留出施工缝。当建筑构件完成硬结收缩后再向施工缝内浇筑混凝土,最终完成整个建筑的施工。除了降低建筑构件应力的负面影响外,后浇带工艺还常用于高层建筑主楼和群房间的连结。高层建筑主楼和群房所处的地基情况基本一致,但由于主楼和裙房重力不同,时间一长其沉降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在主楼和裙房间形成沉降裂缝,给高层建筑整体结构造成破坏。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裙房和主楼分别施工,二者之间留出后浇带,待沉降完成后再进行浇筑,将二者连接为整体,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发生。

2 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2.1 科学设置后浇带施工宽度和间距

采用后浇带工艺进行建筑施工,在施工前期需要将建筑结构分成若干个部分进行施工,但这种划分并非无原则的随意划分。后浇带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分割都是根据建筑结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其根本原则是要保持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实际工作中,层数22层以上的建筑的楼板和基础部分,其主要受力钢筋必须保持完整,不能进行切割、断开操作,以保障建筑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对于建筑结构跨度很大,主受力钢筋必须进行切割处理的,要在后续后浇带施工中进行焊接处理。这样处置,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楼板因为长度过长两端受力过大导致的结构弯曲下垂。这种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必须大于7米。在设置后浇带间距时,采用施工图纸有规定,就遵循图纸规定执行,图纸没有明确说明的,根据现场情况自行设置。

2.2 正确选择后浇带施工时间与断面形式

后浇带断面形式要坚持与混凝土构件断面相同的原则。断面形式保持一致,可以使后浇带与混凝土接触部分附近载荷分布均匀,从而避免因为受力集中导致建筑结构变形和后浇带浇筑后出现直缝问题。在选择后浇带施工时间时,对于层数低于22层的高层建筑主楼、裙房工程来说,由于主楼工程量和裙房差距较大,同时开工,会形成裙房已经完工而主楼尚在进行的局面。这样一来,裙房载荷会早于主楼形成并开始产生沉降,而由于主楼重力更大,其最终的沉降也会大于裙房。针对这一情况,裙房和高层建筑主楼间的后浇带要等主楼沉降全部终止后再开始。鉴于后浇带施工材料、施工季节以及时间段的差异,后浇带具体浇筑时间一般会有所延后。这个问题一般在项目施工图纸里会有相关说明。

2.3 确保后浇带施工位置准确、材料适当

后浇带承担着连结建筑结构,、传递载荷的重要职责,施工材料质量和后浇带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首先,要选择收缩性为零的微膨混凝土,常用的有含有膨胀添加剂的水泥混凝土。微保证后浇带浇筑后的强度,要选择比混凝土构件标号更高以一级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浇筑前要严格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混凝土,做好振捣。在浇筑前,要对后浇带预留缝进行清理,去除杂物和积水,同时要保证后浇带构件表面有24小时以上的湿润度。在后浇带位置选择方面,要避免选在建筑构件载荷较大的位置,以避免后浇带存在造成的应力集中超过后浇带承受能力,比如建筑工程中后浇带就不能设置在剪力墙的中部位置,而是要在大梁和模板上选择适合位置,如此可以有效避免剪力过大以及弯矩过大造成的构建压力。

2.4 确保模板施工和混凝土浇筑作业质量

后浇带浇筑作业首先要进行模板的设置与安装。安装模板时要严格遵循施工设计相关规定,选择钢丝网型的模板,要求钢丝粗细均匀,网格大小一致。模板安装要考虑到稳定性、刚度、机械强度等多个因素,保证在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连接跨度较大时,地下室梁的载荷承受能力能够满足实际载荷,保障梁体乃至建筑安全。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施工时,要将钢丝网模板侧面压力始终控制在运行范围内。要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特别是浇筑后浇带垂直缝时,既要保证混料振捣充分,又要防止振捣器发生过振现象,给模板钢丝网造成破坏。最后还需要注意保持好模板与机械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混凝土的水泥浆液大量流失。

2.5 做好垂直施工缝的处理以及施工温度的控制

垂直施工缝是后浇带施工中的重点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垂直施工缝浇筑完成后,要在初凝阶段使用压力水冲洗,直至骨料露出混凝土表面,然后再冲洗干净钢丝网。为保证准备把握初凝时间,及时冲刷,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混凝土状态检查。检查人员要对自己的检查结果签字确认,以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确保检查结果可靠性。作为混凝土作业,后浇带施工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大量实践数据表明,10摄氏度是后浇带浇筑施工的最佳温度。为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发生干裂现象,后浇带浇筑一般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2到3天内完成硬化。

3 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注意事项

(1)后浇带结构主筋尽量保持完成,对于情况限制,必须断开的情况,在进行搭接处理时,搭接长度要是主筋直径的45倍以上,并错开接头。(2)后浇带浇筑后必须做好保湿养生工作,浇筑后12小时内要用薄膜覆盖以维持湿度。

4 结束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现阶段的房屋建筑施工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加强后浇带技术研究,有助于施工企业提高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佳.后浇带施工的重要作用和技术手段浅析[J].科技资讯,2010(14).

[2]郭绍忠.高层建筑后浇带探析与施工要点[J].知识经济,2012(4).

猜你喜欢
房建后浇带技术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构建铁路房建系统管理“一体化”班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
房建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与管理对策探讨
高层住宅房建施工技术措施探讨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如何上好一堂“房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