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和游戏托起孩子的绿色未来

2015-05-30 10:48桂海英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生活化绿色游戏

桂海英

把环境教育纳入幼儿园教育范畴,是社会的要求和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然而,由于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制约,他们不可能从抽象的原理和规律的层面上进行环境科学的学习。因此,我们立足本园实际,利用我们独特的郊区地理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生活化、游戏化的环境教育园本课程实践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园本课程体系。

一、打造生活化、游戏化的绿色家园环境

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不断互动中发展成长起来的。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两个主要单元,其环境中所隐藏的教育价值不容忽视。我们以这两个单元为主阵地,努力为幼儿营造绿色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实施环境教育课程。

1、让幼儿园成为孩子喜爱的绿色乐园

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精心设计了绿色主题墙。在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遵循“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设计理念,引导孩子们对废旧物品进行分类,然后消毒并制作各种与主题相关的装饰,如饮料瓶做成花篮,雪糕棒做成相框,各种贝壳串成贝壳帘和风铃等,培养孩子们灌输“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为了进一步营造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我们种植了多种观赏树和果树,开辟了宝贝花圃、葡萄长廊和迷你森林;为了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喜好和需求,我们设计了富有童趣的戏水池、玩沙池、轮胎攀爬墙和攀爬树……漫步其间,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宛若一个小型的生态园林,悄然发挥着润物无声的育人价值。

2、让家庭成为孩子受益的绿色摇篮

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极其重要。所以,为幼儿营造绿色家庭环境,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我们充分利用家园联系栏、宣传展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绿色环保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绿色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家长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幼儿树立一个可供模仿的环保家长形象,建构一个利于幼儿发展的“绿色摇篮”。

二、捕捉生活化、游戏化的绿色教育活动契机

丰富多彩的园内生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和教育契机。如何在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同时挖掘教育资源,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呢?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捡拾一日生活中散落的“珍珠”

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及时捕捉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让生活中散落的“珍珠”焕发出璀璨的光芒。例如,以前小班的孩子洗手时喜欢赖着玩水,仔细观察后发现:其实,孩子们是对肥皂泡泡产生了兴趣;中班的孩子把纸片、插塑、小积木扔进水里,是对物体沉浮产生了兴趣;大班的孩子喜欢用手半堵水龙头把水溅在墙壁上是因为对水的压力产生了兴趣……针对上述现象,我们适时开展了“绿色生命的源泉——水”的主题活动,如:小班主题《好玩的水》、中班主题《亲亲水世界》、大班主题《神奇的水》等有关水的教育活动。活动开展后,上述现象就渐渐消失了,幼儿对水的感情由陌生好奇变得亲切关爱,开始懂得珍惜、保护水资源。再如根据孩子散步时,喜欢踩小草的行为生成《青青的草地》;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撕纸,生成《纸的环保利用》……这些渗透在生活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2、挖掘省编教材中潜藏的“绿色宝藏”

省编教材五大领域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只要正确挖掘,就可以成为有效实施幼儿环境教育课程的宝贵资源。我们以整合的理念将环境教育渗透到主题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生成生活化环保主题活动。如:《不乱扔垃圾》等社会活动蕴含着环境保护的行为教育;《小鸟和小树》等艺术活动则渗透了爱护小树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垃圾分类》等科学活动则让幼儿具备了初步的环保知识和意识。我们利用这些课程的环境教育特性,还随机设计了综合性环保课程,例如在进行《落叶飘飘》的教学活动时,我们带领幼儿去观察幼儿园的各种树木,形成了《我为大树穿冬衣》、《小树叶你飞到哪儿去》等环保课程;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的环境教育特性,多层次,多维度对幼儿进行保护环境的“绿色”教育。

3、共觅游戏活动中蕴含的“快乐源泉”

游戏是孩子们积累经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他們获得快乐体验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与幼儿一起在游戏活动中寻觅快乐的源泉,从而生成系列游戏化课程。如教师发现美工区的地上常有纸屑,就和孩子一起把这些纸屑用废报纸团成球,开展 “打保龄球”游戏,并设计延伸“好玩的纸船”“神气的纸枪”等系列“废纸玩起来”的主题游戏。同时我们注意挖掘幼儿游戏中感兴趣的主题,生成生活课程。例如:我们在开展“废纸玩起来”主题游戏时,孩子从最初对各种纸游戏的兴趣,突然发展到有一天关心起纸上面的字和画面了,“这些字和画是什么意思?”“上面的油墨是不是有毒的?”“我们画在上面的颜料有没有毒?” ……透过孩子的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同时生成了新的探索活动和生活课程。

三、建构生活化、游戏化的绿色教育活动实践平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所以,让孩子们融入自然,走进社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了解事物,是我们实施生活化、游戏化环境教育课程的一大特色。我们适时带领幼儿融入自然,走进社区,实践绿色环保行为,如:春暖花开的季节,到植物园找春天;炎炎夏日,去公园喂鱼、到海边嬉戏并捡拾垃圾;收获的季节,组织孩子参加野外采摘活动,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与孩子一起走进“天鹅之乡”关爱大天鹅,亲身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发放环保宣传单、回收废电池;带领他们参观环保局,了解各种环保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我们对幼儿有效实施环境教育,将幼儿的环保情感、认知转化成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通过对环境教育课程的探索,作为教育最终受益者的幼儿,他们在“生活化 游戏化”的环境教育的课程实施中,形成了较强的环保意识,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并能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获得了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诠释着环境教育的最终意义;教师的课程观念不断转变,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幼儿园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

猜你喜欢
生活化绿色游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绿色低碳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