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生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构建的有效性

2015-05-30 17:54曾春弟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小组长班级体系

曾春弟

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进以来,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我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堂参与度不强,积极性不高,使小组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合而不作”﹑“合而滥作”这些都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率。因此,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构建科学有效的小组学习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

(一)科学合理地构建小组

科学合理地分组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重要前提。小组构成的因素应该主要包括小组的规模,性别性格,小组成员的角色搭配,任务的分工等。4-6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与8--10人的小组相比较:基本上达到了每个同学有机会说话,都能方便有效地交流讨论。此外,小组组员的分工要具体,每个小组组员应担当一个具体的角色。

(二).对小组成員及组长的培训

1. 培训小组长,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 负责了解组内同学的思想动态,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控制组内同学的课堂学习秩序和自主学习秩序。及时分配学习任务,督促组内的同学自主学习,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

2.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小组学习近况,对小组长的工作进行探讨,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洞悉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

3.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让他们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心理满足感与荣耀感,更能让小组长们大胆的迈开步伐,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地工作。

4.培训小组成员,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学会质疑、反驳;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

5.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困生学习,把知识让学困生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困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6.重视后进生的培养,给学困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

(三)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有助于每个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但是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必须要有完善,合理,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必须的。

1.构建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体系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也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认可。通过合理评价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激发作用,能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励,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能激起学生奋进的情绪,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2. 构建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体系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也要体现新课程的最终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注重发展学生个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全方面发展。那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目标应多元化,评价内容多角度,评价方法多样化。

1) 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站在了学生的高度上,既肯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又鼓励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能力的追求,让学生有发展的信心。

2)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促进学生的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习惯。

3)评价要以小组作为基本的单位进行,是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衰我衰”的集体荣誉观,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4)采取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成长记录袋等。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的方式

1)学生自评

自评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通过自评,便于查找和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改进。从组长就开始,每个同学都纷纷深刻的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让同学们互帮互比,团结一心,个别同学也能管好自己。

2)小组互评

各组之间、每组成员之间,在自评以后,进行互评。办理每周一次开展优秀学习小组评选活动。各个组长根据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呈现等方面在广泛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之后,代表小组给其他小组打一个分数,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班长在结合班干部对各组一周表现打分,综合评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将本周最佳小组进行公开表扬。小组互评结果可以累计,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这样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良好的竞争,而且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评价标准,可以及时知道自身的不足,随时改进。

3)教师评价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是学生任务的驱动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者,更是学生课堂绩效的评判者。教师的评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走向。我们可以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评价机制,以鼓励为主要手段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在课堂上依据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实施抢答,点名等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也给小组带来了荣誉,从而增加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4 )班级评价

每周对小组在一周内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等第,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方式的奖励和响应的惩罚,使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成绩在乎起来,这样才会使小组的成员有动力。

4. 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与班级管理接轨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中,英语教师就英语这一学科制定的评价体系不容忽视,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积极参与,但我们发现:充分地让每个同学在不同层次上积极地参与,特别是那些自控能力不强,纪律观念淡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等的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让班级管理去规范他们的行为,促进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有效的促进班级的健康发展,使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

猜你喜欢
小组长班级体系
分餐小组长
班级“四小怪”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不称心的新班级
还是不错的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