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专业英语学习者阅读效果的实证分析—以天津体育学院为例

2015-05-30 22:40李宏然王雪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

李宏然 王雪

【摘要】阅读是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培养中的核心能力之一,从不同角度对影响阅读效果的分析也已成为阅读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综述、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我国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学习者阅读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实践(实训)教学及体育英语课程讲授对体育科技文献阅读的贡献,同时也对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学习者在体育相关文献阅读中使用的阅读策略进行了探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丰富图式知识改进体育英语阅读效果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体育英语 实证研究 阅读效果

一、引言

阅读能力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中要求的核心能力之一,受多个变量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目前学界对于影响阅读效果的各种因素,还未完全达成一致意见,但在多数关于影响阅读因素的研究中对阅读策略、词汇知识、既有图式知识等因素的报导和讨论数见不鲜。(Kintsch, 1998; Nation & Angell, 2006; OReilly &McNamara, 2007a, 2007b; Paris & Stahl, 2005; Perfetti, Yang, & Schmalhofer, 2008; van den Broek & Kendeou, 2008)Cromley & Azevedo (2007) 提出Direct and Inferential Mediation Model (DIME),阅读理解的效果与背景知识、策略、词汇和推断有关。

国内学者陈珊(2013)认为,体育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与职业领域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体育活动中所需的语言技能也涉及到体育英语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考虑在体育活动背景中体育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入学成绩、学习方法和课程设置上与其他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存在差异,多数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均有“體育相关”工作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帮助我国体育院校英语专业学习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探索影响此类学习者体育相关科技文献处理的过程中,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策略选择和使用状况如何,实践(实训)教学对学习者的背景知识的丰富程度及文本解码的影响如何。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法和数理统计的实证方法回答以上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1. 发现体育院校专业英语学习者在处理体育科技文献过程中所采用的阅读策略;

2. 探索体育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对专业英语学习者而言,见习、实训、源语言理论讲授、目标语理论讲授分别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科技文献信息处理能力

3. 实践(实训)教学对于体育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作用如何,基于实践(实训)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专门用途英语学习提供图式信息支持;

4. 体育院校专业英语学习者在处理难度中等的专业科技文献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 了解学习者对于学习进一步促进专业英语学习能力的进一步需要

(二)研究对象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课题组选取天津体育学院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30人作为被试,实验组、对照组各15人。其中,实验组被试依次参加了游泳实训(2学时)、国际游泳赛事观摩(4学时)、体育英语游泳课理论讲授(4学时)、中文游泳理论讲授(6学时),共计16学时的游泳实训课程,控制组被试则正常接受学院《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版)所开列的《体育英语》课程(2学时/周)的学习任务,除其中4学时的游泳理论讲授外,未参加过任何游泳实训课程学习或接受过任何培训人员的有意干预。

(三)研究工具

1. 测试文本。由母语为中文并已通过高级职称英语考试的游泳专业教师从专业实际需要选取一定数量的英语文本30篇,再由具有专门英语资质及多年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的专职英语教师根据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对词汇广度、深度及文本可读性等参数从中进行筛选,最终确定适合被试语言水平和难度的文本11篇。试验中,被试需对上述选定文本进行全文阅读,并选择个人理解最好的6篇进行自我报告,以消除问卷结果的偶然性。

2. 语料库分析工具。首先,使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发的“文本整理器”对选定文本进行文本清洁和整理,并保存为纯文本格式。其次对初步处理过的文研究采用许家金教授设计的Readability Analyzer 1.0和Nation与Cohead两位教授开发的Range对文本的可读性和词汇难度及广度进行分析(程实,2009)。结果显示,所选文本的Flesch Reading Ease值位于29.20~77.40之间,除文本G的难度最大外,其他文本的难度符合TEM-4考试大纲中的“中等难度左右”的要求。试验后,经对问卷结果审核发现,无被试选择文本G,故不对试验结果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3. 自我报告问卷。问卷分别对被试完成单个篇章阅读的时间、理解率、阅读前相关背景知识的丰富程度、影响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体育英语讲解、不同类型实践(实训)教学对于此次专业英语阅读效果的贡献率、文本中的生词短语、能够使用语境推测得出意义的生词数量以及阅读中所使用的阅读策略共8个大类的指标进行测量。要求全部被试在自主完成全文阅读基础上,选取理解最好的6篇文章,完成自我报告问卷,报告完成篇章阅读速度、理解率、影响阅读任务完成的主要因素、阅读中所使用的策略,并对被试对背景知识、不同形式的实训教学方式、《体育英语》理论讲授、语境对专业英语语篇阅读的效果做出评价。据此通过数理统计方式形成报告。

4. 数理统计工具。问卷全部数据经赋值处理后,通过SPSS13.0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

1. 阅读速度和理解率结果分析

2. 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分析

问卷要求被试从背景知识缺乏、术语、阅读流利度、文本用途的熟悉度、语法、生词(不含术语)6个影响阅读的因素中,选出四个影响阅读效果的因素,并按照难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序,结果显示:在以上六个可能造成阅读障碍的因素中,术语位列第一,其他几个因素依次为生词(不含术语)、背景知识缺乏、阅读流利性、篇章用途和语法。

通过表五可看出,以上四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对于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课堂讲授的评价最高(3.4分),对以中文为工作语言进行的理论课讲授评价最低(2.59分),对赛事观摩(2.81分)和实训体验(2.76分)的评分仅次于体育英语课堂讲授分列第二三位。

4. 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

参考Jenifer(2010:687-700)的测量标准,试验要求两组被试就自己每篇文章阅读过程中是否使用过总结(summarizing)、预测(predicating)、设问(self-questioning)、图式激活(prior topic knowledge activation)、笔记或图表(note-taking, and coordinating text and diagram)的阅读策略进行报告。结果如下:表六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总结、设问、图式激活三种策略的使用上,实验组被试的均值高于控制组,而在笔记图表和预测两种策略的使用上则相反,控制组的平均值反而高于实验组。但在表六中可发现,上述五种策略中,除图式激活策略外,其他各种策略的使用仅有平均数的差别,但Sig.值均大于.05(P=.05),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图式激活策略的使用上,试验组显著高于控制组的原因,在背景知识的掌握一项中可见一斑。两组被试在回答问卷第4题中,要求回答在阅读开始前在多大程度上具备了相关的背景知识时,实验组由于经过了赛事观摩、实训体验和中英双语理论讲授等教学形式,更多地具备了游泳相关图式知识,在阅读过程的激活相对简单,故导致了两组被试在图式激活策略的使用上出现的差别。相反,由于控制组被试在阅读过程中所具备的图式知识相对较少或者出现图式缺失,在阅读过程中的图式激活相对困难,预测和借助图片等方法称为其实现策略补偿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实验组对于筆记图表和预测策略的使用上会略高于实验组,但也均未构成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此外,研究还对于阅读过程中被试者使用语境完成词汇意义预测的能力进行了调查,被试在对阅读任务执行过程中要求报告其中遇到的生词(含术语),并要求其根据语境对这些存在疑问的生字进行猜测,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均能够自发地利用语境对生词中50%以上的内容进行预测,且两组在这一指标上为构成显著差异。

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图式分为两种: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前者指读者所具备的有关语篇内容方面的背景知识, 属于文章的内容范畴, 是文章的主题,而后者指书面文本的组织形式或者修辞结构,包括对使用不同文体、语言结构、词汇、语法和语域的文章的理解(Carrel,1985)。基于上述研究,针对学习者篇章解码过程中的词汇问题,语言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词汇教学手段,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针对专业术语词汇缺乏的问题,应在充分发挥体育英语课堂讲授作用的同时,采取适合当下体育院校英语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的评价方式,强化学习者对于体育专业术语的掌握;鉴于学习者对于背景知识作用的评价和进一步需求,各体育院校可根据所在地域体育事业发展和学校优势体育项目及专业特色开发校本体育实训课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学习者对于体育项目的内容图式;关于策略使用,在策略培训基础上对学习者予以必要的引导,采取必要手段激活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综合发挥多种策略的共同作用提升体育相关文献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Carrel, PL, Facilitating ESL Reading by Teaching Texts Structure[J] TESOL Quarterly 1985(19)

[2]Jennifer G. Cromley and Lindsey E. Snyder-Hogan, Reading Comprehension of Scientific Text: A Domain-Specific Test of the Direct and Inferential Mediation Model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0, Vol. 102, No. 3, 687–700

[3]陈珊,体育英语以及体育英语能力定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年(4):154-8

[4]程实,语料库工具Range在文本研究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09(9):42-46

[5]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编,《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潘晴,图式概念的源流和应用[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2年08期

(上接第291页)

从而切实提高单位的执行力。

(四)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改变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除思想上进行必要的正面教育外,严格的激励机制必须建立,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如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职务的升降,感情的纽带,单位良好的发展前景,干群关系的简单,奖金的分配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使每一个员工在大队里工作都有荣誉感,满足感,成就感,认同感,归属感。员工在领导者激励中得到满足,领导者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随之弥漫到整个单位,那么,完美的执行将自然而然地体现在员工身上。

(五)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要加强对职工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解决“头”不够用,“腰”也不够硬的问题。有时候,职工并不是不想好好执行领导决策,而是不具备这一能力,这时要努力提高下属的学习力。职工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层次,以提高自己理解、思考、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为提高执行力提供智力支持。

(六)加强沟通、协调与反馈。沟通是前提,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沟通使企业执行更顺畅。协调是手段,要努力协调好内部资源,上下同心以提高执行效率。反馈是保障,有什么问题要及时反馈,以利于相关方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加强理解、沟通和反馈,来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地质找矿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多行业、多工种的分工协作,化探、物探、槽探、坑探、钻探、实验测试等工作缺一不可,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如果大家密切配合,互相理解,加强沟通,积极协调,及时反馈,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