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餐”撞击“快餐”:“快慢”不必拘于一格

2015-05-30 21:52厉曙光
中老年健康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快餐厅胖墩营养学

厉曙光

当“快餐”站在营养学的天平上

“快餐”概念的引入似乎是源于1987年11月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厅在中国北京的开业,其实中国的传统早点和小吃都可以排入“快餐”之列。然而,西方快餐的东进更完善了就餐环境的舒适、卫生、规范等经营理念,对我国的饮食业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

毋庸置疑,不管是什么种类的“快餐”,都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或许某种“快餐”的这种营养素含量高,而那种营养素含量低。所以,如果笼统地指责某种快餐是“垃圾食品”,则有失公允。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关注的问题是:吃“快餐”的是哪些人?他们怎么吃,吃多少?如对于肥胖者而言,吃的数量过大、次数过多,就会发生营养过剩,从而导致“三高症”等疾病;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经常一日三餐以“快餐”为主食,既可能因食品的种类单调而导致营养素缺乏,也可能因能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而发展为“小胖墩”;也有人因进食过快,致消化不佳,进而产生营养不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也难以尽述。

“快慢”无标准,意识高于形式

“慢餐”较之“快餐”,其摄食的优点显然是:进餐时间较长、细嚼慢咽、从容品味,既有益于消化吸收营养,又显示餐桌文明礼仪,是饮食文化的一种优雅内涵和高度境界。看似“快餐”和“慢餐”在形式上的差异在于就餐的速度和时间的长短,其实两者的本质区别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可言,也很难将其定量化。因为个人的习惯不同,个性化的差异很大,5分钟、10分钟快不快?半小时、一小时慢不慢?吃饕餮盛宴、满汉全席要半天甚至一天,这是享受还是难受?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解读,不管是就餐的时间、场所、食品有何不同,都应该有“慢餐”的理念和意识,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摄入、消化、吸收。而“囫囵吞枣、狼吞虎咽、饥不择食”等在先人的词典里从来都是形容饮食过程的贬义词,是要努力避免、坚决反对的现象和场景。

猜你喜欢
快餐厅胖墩营养学
OBE理念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烹饪营养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作文快餐厅”第53期习作展评
搬石头
搬石头
闭眼菩萨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游泳历险记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