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数字技术分级保护策略研究

2015-05-30 10:48孙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保护策略数字技术

摘 要: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见证了重庆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沿承了重庆的城市文脉与精神,承载了重庆的城市记忆和个性,是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的现状普查,分析数字化技术保护价值、保护依据、保护原则,提出重庆数字化保护分级原则及分级列表,为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的全方位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

关键词:近现代建筑;数字技术;保护策略

本文为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4SKR02)研究成果。

一、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

(一)近现代优秀建筑的定义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固化的历史”,近现代建筑虽然年代并不算久远,但其在风貌、类型、内容和文化等方面都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优秀近现代建筑是指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建设的、反映一定时期城市建设历史与建筑风格、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建筑。

(二)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

在我国,通常从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四个方面对建筑的价值进行综合概括,但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重庆市在保护近现代优秀建筑方面是比较重视的,通过建筑普查、价值分析、实地测绘、专家评审等工作,列出第一批共98处优秀近现代建筑。对这些建筑分三级进行“挂牌保护”,并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科学全面可行的保护指导意见。重庆市建筑普查、评估分级、政策法规、保护措施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为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数字技术的保护

(一)数字技术的保护价值

数字化保护及相关研究,是近现代优秀建筑资源挽救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对建筑的立体式真实还原、全方位全景保护及便捷展示和数据收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数字技术的保护依据

1.随着区位历史环境的消失和土地的开发建设,位于现代城市核心街区和发展中心的优秀建筑很难做到全方位呈现历史街区与建筑的整体风貌,而数字化保护方法成了重要补充。如中英联络处、大清邮局等地处城市发展中心,建筑保护只能就建筑本身进行技术性修复,建筑周边环境是建筑的一部分,历史现状与建筑风貌的和谐统一是建筑完整性保护的重要体现,数字化技术是有效手段。

2.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局部偏远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缺位。杜氏庄园丰都民居、陈氏新村綦江祠堂等,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但由于区位发展等问题,保护力度相对薄弱,建筑数字化保护为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后续修复与保护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和事实依据。

3.建筑现状的功能性开发对近现代优秀建筑内部构造及人文历史造成了破坏。如中英联络处、海关办公楼等历史建筑虽然整体得到了保护,但一定历史时期建筑内部功能结构和空间构造方面的保护还是不够,而建筑数字化保护能够真实还原建筑原貌并进行场景再现,为保护性开发使用提供依据。

4.建筑周边环境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存的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存在保护单一,建筑原有及配套景观环境缺位,而数字化保护为全面保护提供可能。

(三)数字技术的保护原则

数字化保护原则是数字技术合理高效保护的依据,根据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现状和特征以及数字技术保护的优势和特点,将数字化保护的原则分为:

1.现状评估原则:数字技术保护是对近现代优秀建筑挽救性保护的方式,是对短期不具备保护条件和破损严重的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的数据抢救性手段。现状评估原则是数字化保护的基本原则。

2.价值评估原则;近现代优秀建筑根据其价值、文化、历史、风格等方面价值进行分级保护。以重庆为例,首批98处近现代建筑共分3个等级。原则上来说,在保护现状和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实行价值优先原则。

3.分阶段保护原则;数字技术保护相对实体保护涉及的经济、物质、技术等条件因素相对简单。但庞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再现过程也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工作,基于对实体建筑保护手段的有效补充,根据实体建筑的评估,实行短期、中期、长期分阶段保护原则。

4.分等级保护原则;近现代优秀建筑布局分散,存在保护条件不同、保护力度不同、破碎程度不同、价值等级不同等因素,基于对数字化技术保护效益的最大化,数字技术保护实行分等级保护原则。

三、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现状分析

根据对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现状的普查,将具备同类特质和保护条件的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进行分类总结,为数字技术保护分级提供依据。

(一)位于城市核心街区和发展中心,具备良好保护条件或保护现状良好的名人公馆、商号、历史遗迹等具备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近现代优秀建筑。

(二)位于学校、公园、医院、工厂等独立区域内,具备较好保护意识和保护条件的优秀近现代建筑。

(三)区位偏远,短期内尚未全方位保护的民宅、祠堂及名人旧居等近现代优秀建筑。

(四)位于旅游开发区内,保护修复良好或已开放的民宅、故居等优秀近现代建筑。

四、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数字技术分级保护

通过对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现状、特征和保护条件的分析,依托数字化保护技术的优势和价值,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进行数字保护建设。作为实体保护手段的有益补充,在分阶段保护方面,将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数字保护分为几个等级。

(一)短期:抢救性数据收集保护

一级:位于城市核心街区和发展中心,尚未全方位保护的对城市区域建设具备较高人文、景观价值的典型性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例如太平门白象街142号(汪全泰号),太平门白象街151号(白象街151号)等;区位发展滞后,现状残破严重的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二级:例如平浪箭楼、陈举人大院、秦家上祠堂等。

(二)中期:数字化保护技术开发应用

三级:区位开发优势明显,建筑景观格局、空间原貌不完整,在城市特色建设方面,具备较高人文、历史、景观价值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例如:李子坝嘉陵新村190号(圆庐)等;四级:保护状态良好,在历史、民俗、文化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宣教价值和条件,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动态全景展现的近现代优秀建筑,例如钟家院子、中英联络处等。

(三)长期:完善建筑数字化档案

五级:区位相对完整独立,具备较好保护条件的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如杨森公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办公楼、德国领事馆等;六级:修复保护完善的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例如:陈诚公馆、天主堂等。

五、结语

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的数字化保护分级研究,是利用数字技术优势对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的前提,对于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开发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昶,徐飞鹏.历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以青岛信号山片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04):236-240.

[2]何兵,李磊.成都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J].规划师,2006,,03):34-38.

[3]李妍芬,刘正平.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问题思考[J].建筑文化,2010,(06):129-130.

[4]孙磊.重庆近现代优秀建筑数字化保护初期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6):155.

[5]林翔,陈志宏,赖世贤.泉州近现代优秀建筑遗产的现状与保护[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04):52-56

[6]谭伟明.长沙近现代建筑保护及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学校 (专科) 学报,2010,(05):49-52.

作者简介:

孙磊,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保护策略数字技术
浅析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策略
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庐山牯岭近代别墅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