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式英语的网络生产机制

2015-05-30 17:20刘伟史冬燕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式英语网络技术

刘伟 史冬燕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式英语已经潜入人际交往的社会化活动中。本文以“No zuo no die”为例,深入分析中式英语的生产机制,英汉两种语言的巧妙融合,并被接纳流行开来,验证了语言本身就是符号化的信息传递这种功能。语言背后是民族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化融合的执着,也是世界文化趋同的风向标,新时代的网络技术带给中式英语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关键词】中式英语 No zuo no die 网络技术 语言符号

【Abstract】With quick internet technological and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glish secretly runs into our social life and activities,and it is gradually accepted by English native culture.The papers takes no zuo no die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internet production mechanism of Chingish.English and Chinese are blended together and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as time goes on.It proves that language means the sign for information conveyance.Behind the languag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think patterns are melting into the commonly recognized signs,which symbolized world cultural trend.The internet technology brings the enough room to chinglish.

【Key words】Chinglish; No zuo no die; internet technology; language sign

语言是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创造的背景就是人所形成的社会。(钱军,2003/1:18)所以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网络流行语迎合了人们表达情感,进行交际的心理需求。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符号,有其任意性,一旦这种任意的符号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逐渐被字典,权威媒体收编而成为公众接受的约定俗成的固定短语,这种任意性就成为规约性。

中式英语网络流行之所以如此迅速除了网络传播便利之外,还取决于该语言能便捷精炼地传递信息、发泄情绪。无论创造何种中式英语,最终就是大浪淘沙,精英留下,因为语言是有结构的,结构是有边界的。本文就借No zuo no die 网络流行语分析中式英语产生的机制。

一、no zuo no die作为网络流行话语的出台

No zuo no die 引自动漫《机动战士Z高达》第12集中卡缪·维丹连续击坠两架FF-S3剑鱼战斗机时的两句台词:“不反抗就不会死”,之后被发扬光大,变成“不作死就不会死”。这是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的出处。这句带有调侃式的流行语,准确把握了时下的境况。语言本身就是符号,语言是人工客体,有其自然性的一面,但本质是社会属性,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英语单词和汉语拼音结合,就传统的语言法则来说是“奇葩”,但是语言是交际的工具,约定俗成,用的人多了,自然就流行了。

2015年4月29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最近20年加入英语(课程)的新词中,“中文借用词”数量名列前茅,以5%至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如“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被收录进美国在线俚语词典“城市词典”,引发外界关注。

不作死就不会死此种说法最早来源于江浙一代的通泰方言,此地的百姓对于别人胡搅蛮缠、惹是生非的行为称为作死,念法为zuō sǐ。作,通泰方言及吴方言意为:无端生事,没事找事犯。No zuo no die 符合语言简单有效传递信息的规则,也融进了汉语文化的内涵。汉语本身就有“作死”一说,在汉语的口语中,我们也经常说,这个人太“作”。

二、no zuo no die语言本质

中式英语通常被认为是带有中国思维习惯的不正规的,不地道的一种英汉夹杂的语言,自从英汉两种语言碰撞以后,这种中式英语也没有消停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也还是继续存在。其实中式英语(Chinglish)指带有汉语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

20世纪初期,语言学家索绪尔强调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语言符号对应的是任意所指。作死还是不作死,其能指背后是实际意义所在。柏拉图说过:“对词的了解导致对事物的了解。”no zuo no die 照应的是现实社会的部分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嬗变。

No zuo no die 的流行是时下不少愤青话语权力的展现。零散的话语无法形成有效的影响,但是依靠网络流行,no zuo no die很快成为调侃,批评的主流语言。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分散的个体在短时间内可以联合起来,会逐渐形成具有群体心理基础的话语权。

三、网络传播和语言符号的阐释

No zuo no die 是目前青少年网民的调侃用语。索绪尔认为,符号施指和符号受指之间不存在自然的、必要的联系,而是任意的联系。(刘润清,2011/3:69)当然这种任意性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意创造语言符号,索绪尔指出,所谓任意性并不是指说话人可以随意指称事物,个人是没有这个自由的。(Ibid:69 )一旦任意性的符号所指约定俗成,成为群体意识,那么符号所指建构的内涵和意义就会被公众接受,在“no zuo no die”新所指被建构并流行的过程中,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88年皮埃尔吉罗指出:“指代功能是一切沟通的基础。”(黄竹英,黄劼,2006/12:51)网络媒体多被看作是一种草根媒体,同时 “no zuo no die” 在这一动漫的使用过程中,参与者也多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作为网络流行语,要想使得这种语言正式进入正统的规范的字典和媒体,就需要官方介入。美国在线词典就收入了no zuo no die而且还给出了详细的解释,这就是对中式英语的一种接受和认可。

据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例如“tuhao”、“dama”和“hukou(户口)”等词语已经在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范围内。

四、中式英语存在就是合理

萨特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哲学观点受到很多人的批判,但用在语言学上还是颇有道理。洋泾浜英语应该是中国较早出现的中式英语,是直接把英语音译过来进行交际,有中文拼音、语法、词汇特色,难以书写记录,但是满足了商业交际需要。

在语言种类上,“洋泾浜”是指带有其它语言特色的语言。“洋泾浜英语”,因旧上海滩一处靠近租界的地名“洋泾浜”而得名(以前特指是华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在中国从事贸易的联系语言,现已泛指)。在英语中,等义的说法是皮钦语(pidgin)。“洋泾浜”在上海话里多泛指学得不伦不类的人或语言。上海人以前把中国化的英语就称为“洋泾浜”英语。比如:好法身(how fashion ),脱罗(true),勃朗由(belong you)。

一个民族独有的事物和概念,一开始不存在于另外一个民族之中。文化差异常常使得源语中的一些词汇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词,出现了空项。(钱军,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76)音译过来的词汇往往会直接进入英语中来,网民为了便捷使用也常常把这个融有中英语言词汇或语法现象的句子,词汇加以改造,网络传播是中式英语进一步发扬光大,能占领一定的市场,但是中式英语一直没有给予“合法地位”。尽管如此,这种不合“法”的语言现象还会产生。Long time no see.被视为是中式英语很好的例子。

在香港的英文中学内尤其明显,国语和英文的交替,乃至夹杂都是普遍存在的。不论教师或者学生均有日常中语言转换的倾向,例如 “因为啲 light rays 系 parallel to 个 principal axis,所以会focus 喺个 focal plane 道”(因为光线平行于光轴,所以会聚焦于焦平面上)。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法规则是开放的,尤其词汇规则搭配是开放的,可以重复使用生成无数句子。这使语言符号表达信息的能力具有无限扩展的能力。(黄竹英,黄劼,商务沟通,重庆出版社,2006/12:4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终究是约定俗成,久用成规!

五、反思中式英语的抗争

从“no zuo no die”这一网络流行语的生产过程来看,它最初代表着一种心理态度,其所指的变化缘于网友以“调侃”的姿态对当前社会生活现象的嘲弄,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话语自由的空间和灵活性不断凸显。中式英语在中国的流行恰恰也反映了中国当前的某些文化现状,即多元化,接地气,成为平民大众文化。

参考文献:

[1]黄竹英.黄劼.商务沟通[M].重庆出版社.2006.12:51.47.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69.

[3]钱军.语言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18.

[4]华静言.新快报[N].2014-4-18.15:28:43 http://www.ithome.com/html/it/81747.htm.

[5]http://baike.baidu.com/.

[6]http://www.gucheng.com/hot/2013/2356842.shtml.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12502),菏泽学院教改项目(2013018)资助。

猜你喜欢
中式英语网络技术
汉译英中“Chinglish”面面观
目的论视角下公示语翻译中中式英语的翻译研究
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研究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浅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
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译者认可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