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2015-06-01 12:26张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室性小剂量胺碘酮

张犁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张犁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121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稳心颗粒加小剂量胺碘酮)和对照组60 例(小剂量胺碘酮), 连续治疗4 周, 观察临床疗效和动态心电图改变, 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动态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 安全。

稳心颗粒;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为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 发病率较高, 并显示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常表现为胸闷、心悸以及气短等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严重时或治疗不及时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预后, 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标准。患者均经动态心电图确诊。其中男76例, 女45例。年龄55~85岁, 平均年龄(65.1±7.1)岁。病程 0.7~7.5年, 平均病程(3.1±1.2)年。偶发室性早搏46例, 频发室性早搏75例。排除心动过缓、低血压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以及他汀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胺碘酮, 0.2 g/次, 3次/d。治疗1周后0.2 g/次, 2次/d。治疗2周后0.2 g/次, 1次/d。至心律失常控制, 以后按不同患者的最小有效剂量(0.1~0.2 g/d)长期维持。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0950026), 每次1袋(9 g/袋), 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 并监测肝肾功能以

及电解质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心悸、胸闷等消失, 室性心律失常减少>90%;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 心律失常减少50%~90%;无效:症状无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5例, 有效2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1% , 对照组显效18例, 有效29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24 h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4 h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x-±s)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上腹痛1例, 腹胀1例,头晕1例, 窦性心动过缓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6.6%。对照组胃肠道反应2例, Q-T间期延长1例, 窦性心动过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症状未做处理自动消失。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局部心肌缺血缺氧, 心肌细胞内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以及氧自由基不断增加,造成缺血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和电生理异常, 容易引起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 尤其是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室性心律失常发生[2]。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通常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以后,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心肌梗死的死亡与室性心律失常呈现密切相关[3], 因此, 积极防治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

胺碘酮对心脏的钠、钾、钙等多种离子通道均有抑制作用, 可降低窦房结、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和传导性, 明显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还有一定的α、β受体阻断和扩张血管平滑肌作用, 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 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4], 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则更佳。但胺碘酮临床存在个体差异性, 不良反应呈明显的剂量关系, 并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减少, 不良反应也显著下降。

稳心颗粒由甘松、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组成,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党参具有改善微循环, 抗血小板聚集和解聚,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黄精具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而呈现增加冠状动脉供血的效果;三七能够减慢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 同时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5];甘松能明显抑制阻滞细胞钠外流、钙内流及瞬时外向钾电流, 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 消除折返激动, 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能有效防止室速、室颤的发生[6]。本文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动态心电图变化均有所改善。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不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胺碘酮小剂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 避免了大剂量胺碘酮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同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 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

[1] 陈晓晓, 陈维.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8):51-52.

[2] 郁华.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7):1216-1217.

[3] 张萍.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4] 王捷.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疗效观察.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13):2640-2641.

[5] 王丹茜.中药稳心颗粒与心律平对照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湖北中医学院, 2008.

[6] 刘元伟, 郭继鸿, 张萍, 等.稳心颗粒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和瞬时外向钾电流激活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9, 23(6):533-5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115

2014-12-31]

462400 漯河市舞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室性小剂量胺碘酮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