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

2015-06-05 13:48郭艳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课改生活语文

郭艳平

摘 要: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要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课堂。在新课改中,让生活走进课堂--—使语文教学体现“生活化”,让语文走进生活--—使学生生活具有“语文味”,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改;生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61-01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生活这片沃士。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的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要达到这一理想的境界,就必须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一、在校园生活中学语文

学校是专门的教书育人的场所。在育人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好习惯。例如:学校文化长廊、广播站、读书角、阅览室等都是很好的阵地,我们都可以赋予其浓郁的“语文味”。这样做,不仅能成功地建设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二、在家庭生活中学语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家庭文化建设。不久前,我到一位同学家家访。一进门,发现一家三口正一起收看河北电视台的《中华好诗词》节目,收看节目的同时孩子摇头晃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妈妈则应声朗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爸爸也不甘落后在接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其实我今天布置的这一家庭作业,这孩子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的。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语文,让他们抓住上网、读书看报、看电视、接待客人等机会帮助孩子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三、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可以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只有用生活去做教育对象,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使社会生活富有“语文味”,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投身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工具参与社会实践。如参观旅游、走进社区、街头纠错等等。学生参与这类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在生活体验中学语文

语文学习是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教学必须以生活为本。少年的天性是好奇的,教学必须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其在生活中捕捉乐趣,并在这种乐趣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语文素养。教师如果善于把握住生活中的偶然,使语文教学变成生活中一泓活水,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这是比多做几道题或是多讲几篇文章来得更有意义的事。例如,喜欢雪是孩子的天性,面对“漫天飞雪”给学生所带来的惊喜,我们班集体举行 “飘雪创意”活动。敞开教室的门,让学生们去滚雪球、打雪仗、赏雪景。孩子们必将在酣畅淋漓的游乐中体验到雪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无疑,孩子们有了写雪的“资本”,有了一吐为快的欲望。可以预见,一篇篇观察细致、描写到位、想象丰富的佳作必将跃然纸上。

学生的语言回归到生活,所以记录的都是生活中最真实的现象、最真实的情感。在生活体验中学语文,努力缩短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五、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实践其实也是一种教学,只是这种教学是进行式的,操作性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只有让丰富多彩的生活与语文知识有机融合,为孩子搭建语文实践的平台,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巩固、在实践中感悟,才能真正地丰富孩子们的情感,奠定孩子们厚实的人文根基。许多教师在训练学习的语言交际能力时总是一筹莫展,但是,如果把学生引入生活实践,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为学校和我们班设计校旗和班旗、并附上设计创意说明;为班级的活动设计串联词、为学校广播站组稿、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设想;为学校的运动会、联欢会设计开幕词,宣传海报,在校运动会上当小记者;在“三八”节、教师节给自己的最尊敬的人写感谢信、心语卡;与推普周相联系开展写规范字的专项整治活动、纯洁城市的文字形象等,这样,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不仅可以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还自觉地把个人与社会、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自主地全方位地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在新课改中,让生活走进课堂--—使语文教学体现“生活化”,让语文走进生活--—使学生生活具有“语文味”,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改生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