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2015-06-06 11:59程学庆李月王睿宋筱茜
铁道经济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工务段工务车间

程学庆 李月 王睿 宋筱茜

(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31; 2、3、4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31)

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程学庆1李月2王睿3宋筱茜4

(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教授,四川成都610031; 2、3、4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31)

高铁高客运量、高频率、高效益对铁路工务系统的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对高铁工务部门的班组、车间、段级安全风险进行全面且系统的认识和控制,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安全状况,以确保各部门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防患于未然。通过对高铁工务部门现场调研,依据高铁工务安全特征及相关规定,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模糊数学的方法,提出铁路工务风险识别应对工务系统基础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以及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铁路工务安全评价模型,对工务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各工务段安全隐患,预先采取措施,以确保行车安全。

高铁;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0 引言

我国高铁线路里程长、运量大。同时,高铁多采用无缝线路、无砟轨道、板式轨道等新技术、新设备,其行车速度高,行车密度大,传统的维修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严格做到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对控制设备的依赖比以往大大增加,对铁路线路基础设施要求更加严格;高速列车在运行中,轨道上如有其他障碍物,容易使列车脱轨,即使采取紧急刹车也需要相当的距离,所以还需要及早探测障碍物的存在,采取相应的消除措施。

高铁工务安全保障方面具有上述新特点,而传统的工务安全保障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建立适合高铁特点的工务安全保障系统。保障安全就必须从预防事故这一根本目的出发,预先对工务的安全性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工务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高铁的工务系统安全风险控制提出改进意见[1]。

1 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的识别

1.1 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

高铁工务安全涉及工务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和外部环境等因素[2],而这些因素又涉及铁路运输系统车务、运输、机务、电务、供电等各系统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管理等许多方面[3]。因此,研究和评价工务安全问题应从整个系统出发,注意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实验论证等方式,对工务系统风险进行全面认识。

1.2 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工务系统作为铁路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铁路线路及桥涵设备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其存在的主要危险来源于基础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外部环境。具体如图1。

图1 工务系统安全影响因素

2 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评价

开展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评价有助于提高工务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对影响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的四个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工务系统危险源的辨识结果,最终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的比较系统、科学、操作性强的工务系统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式对该系统的安全风险情况做全面的评价[4],该方法其他系统风险也可借鉴。评价的过程具体如下。

2.1建立因素集及因素分层

基础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和外部环境这4个因素构成了工务段高铁车间风险综合评价的第一层评价因素集,具体的因素确定及分层见表1。

2.2确定评价集

根据评价的实际需要,将危险性评判等级标准划分为“可忽略”、“可接受”、“中等”、“重大风险”和“巨大危险”五个等级。即评语集合为:

V={V1,V2,V3,V4,V5}={可忽略,可接受,中等,重大风险,巨大风险}

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的综合评判等级如表2所示。

表1 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及单因素评价结果

表2 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的综合评判等级

2.3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专家、一线工作者及铁路领导者根据评价集,对表1中的每一因素进行评分。假设组成员有k人,k人对ui被评为vj的评分分别为cij1,cij2,K,cijk,其中0≤cijp≤100,(p=1,2,K,k;i=1,2,K,n;j=1,2,K,m),求其平均值,则:

对每一因素进行归一化处理:

即得到该工务系统某一单因素评价结果[5]。此次对工务系统的评价一共有20人,分别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指标进行打分,求其平均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表中每一因素的评价结果,见表1。各单因素的评价矩阵分别为R1,R2,R3,R4。

2.4评价指标权重向量

根据已确定的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可得:各子集权重(一级权重)=(a1,a2,a3,a4)=(0.35,0.30,0.25,0.10)

各子集Ui(i=1,2,3,4)中诸要素的权重(二级权重)分别为:

2.5模糊综合评价

应用多因素多级模糊综合评价[6]方法,对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则为:

由B1,B2,B3,B4构成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的总模糊综合评价矩阵[7]为:

则总因素的模糊评价结果为: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危险等级为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比例较小,可认定该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程度为较安全。由以上计算可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较好地反映了该工务系统的安全实际状况,该方法为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8]。

经分析,基础管理巨大风险0.045 7是因为大维修、基建改造施工后未及时修改设备台账;编写LKJ数据时,施工或临时慢行漏录或有误;施工时路基填筑用料不符合规定。

现场作业巨大风险0.049是因为施工负责人未准确掌握点内外作业项目、违章指挥;卸碴砟、卸片石后清道不及时;前期调查不细,盲目开通线路;在使用机电设备时,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简化作业程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工作安排不当,超劳驾驶。

出现设备质量因素巨大风险0.038 3是因为对尖轨、基本轨、翼轨、心轨未及时打磨;未按规定进行动静态检查;各项检查监控资料未及时分析或分析不全面;未及时安排病害整治;作业未回检,造成有害作业未及时发现;道岔转辙部位连接零件松动、缺少造成道岔故障。

外部环境因素巨大风险0.032 5是因为作业门管理不善,未及时锁闭;未按规定设置公铁并行护栏;桥涵限高架失修或破损严重,失去防护功能,造成超高机动车进入桥涵;立交排水设备作用不良;未制定或制定的安全监督方案不合理;预案制定前期调查不细,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现场不适用,预案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指导抢险处置。

3 高铁工务系统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工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3.1基础管理方面

1)掌握大维修及基建改造施工计划及进度,参与竣工验收,收集竣工资料,到现场复核,及时修订设备台账;2)加强动静态检查,加密巡检;3)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及时进行整治。

3.2现场作业方面

1)严格执行天窗修管理制度;2)各级管理人员加大现场检查力度;3)施工中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4)高铁作业严格执行材料、工机具进网登记确认制度,工地转移、撤离作业现场时专人进行清点、检查和确认;5)做好班前安全预想及针对性安全教育。

3.3设备质量方面

1)加强岔区设备巡视;2)严格按检查周期进行设备检查;3)工务段、车间有专人对动检车、轨检车、车载式或便携式线路检查仪动态检测资料和静态检查数据综合分析,合理安排车间、班组作业计划;4)坚持标准化作业。

3.4外部环境方面

1)加强作业门管理、线路巡视检查;2)施工需拆除高铁封闭设施时,必须设置临时封闭网;3)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封闭设施;4)按规定周期检查及维护;5)预案制定前,必须全面考虑,针对不同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

4 结论

铁路工务系统面临的风险因素多,风险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因此要抓好基础建设、过程控制、应急处置等环节,建立和完善各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加强职工培训,全面、系统分析高铁运营维护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具体化:

1)加强高铁流程标准化、修理专业化和机械化,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作业效果、减少人工和劳动强度。

2)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工艺、手段、工具。

3)成立高铁工务段,进行专业、系统化管理。

4)成立高铁工务检查监控车间,将钢轨探伤检查、控制网精密测量、确认车添乘检查合并到该车间,进行系统、专业管理。

5)建立基础牢固的高铁工务岗位的人力资源储备。

[1]刘继平,周承军.铁路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实践与思考[J].铁道技术监督,2013,42(1):5-8

[2]陈东生,曲建军.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研究[J].铁道建筑,2012(5):129-135

[3]付炜.浅谈高铁工务安全风险管理——以西铁局局管内运营的郑西高铁工务系统为例[J].新西部,2013(3):21-23

[4]王元兴.工务维修与养护体制的探讨[J].铁道建筑,2007(6):93-94

[5]Jing Xin,Chong fu Huang.Fire risk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based on scenario cluster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ire risk management [J].Fire Safety Journal,2013,34(2):121-124

[6]Jun-peng Gao,Zhi-sheng Xu.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based on Fuzzy Consistent Matrix and AHP in the Assessment of Fire Risk of Subway[J].Tunnel Procedia Engineering,2014,131(4):91-96

[7]田元福,仇立峰.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与综合评价研究[J].铁道学报,2009,31(4):121-126

[8]栾涛.高铁运营期客站安全风险管理[J].铁道经济研究,2015(3): 14-17

(责任编辑:魏艳红)

It'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and control the security risk of workshop because of the high-level requirements of high speed railwa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roduction departments,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reality, according to high speed railway security features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uses system theory and fuzzy math method to analyzes management basis, field operation, equipment, quality system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security evaluation model of high speed railway maintenance work shop is established,and pre-measures could bedetermined.

high speed railway;railway maintenance system;safety risk;comprehensivee valuation

A

1004-9746(2015)05-0021-04

2015-09-20)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课题:高速铁路设备运管修一体化模式及安全评价技术研究(2014D001.B);郑州铁路局科技计划课题: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2014Q1)

猜你喜欢
工务段工务车间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关于地铁工务施工及质量管理的探讨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
浅谈工务段大数据分析室的应用
招工啦
LKJ电务类、工务类数据结合部问题分析
“扶贫车间”拔穷根
浅析铁路工务段安全管理规范化的研究
把农业搬进车间
关于强化道口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