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生,情由心发

2015-06-11 23:18卫元媛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审美体验语文学习

卫元媛

摘 要:语文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审美体验,是一种艺术享受,在这个体验与享受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提高对美的感受力,不知不觉地完成自我人格的升华。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语文学习的这一功效,对它的人文性置若罔闻,不断地强调它的工具性,使之变成高考的傀儡,从而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目的性——为了高分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感受去学习,为了审美体验去学习,致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特别被动,没有兴趣,感觉乏力。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发挥主体性,获得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从而获得人格的完善,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学习;开放式课堂;审美体验;人格提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意蕴深厚。语文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强有力代表,是语言文学的简称,其主要功能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挥审美教育作用。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会获得强有力的交际工具,还会获得美妙的审美体验。生命哲学创始人狄尔泰认为,生命的存在是一种体验式的存在,而在众多的体验中,艺术体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生命存在。语文学习作为艺术体验中的一种,当然担负着印证自我存在价值,提升审美人格的重任。

诚然,当下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语文作为国本教育的重要性,针对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都争相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百家之言,各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我想只要是模式,就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钻到“套子”里,也就是说,这种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禁锢性的,是不自由的。要想真正发挥语文的功用,让学生体验并享受这种学习过程,就不得不打破以往单一的、固化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多样的、开放的、自主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师生共同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师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进入某种学习情境,使之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有一个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充分发挥兴趣与激情的审美体验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完善并提升自我人格。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开放式课堂,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挥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开放式课堂,不仅是授课模式的开放,也是学习内容的开放,更是学生思维的开放。授课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灵活的,不必把一些所谓的传统授课方式生拉硬拽地强加进来,只要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的方式,我们都可以采用。同时,我们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见解,让学生的思维如万马奔腾、如八仙过海。当然,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的,更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边体验边创设而形成的,它是不确定的、多变的。而这种开放式课堂也会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学习,从学习的奴仆变成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充分施展,才会在语文学习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达到人文合一之情景。

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应是耳醉其音、心感其文,当他们徜徉在这美妙的审美体验之旅时,这种文化营造的课堂情境就与其完全融为一体,现实封闭的授课教室可以随着学生审美感受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封闭的教室里,学生仍然可以驰骋于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也可以遨游那神秘莫测的太空,还可以穿越时空亲临鸿门宴的现场……很多人强调开放式课堂,就是要“走出去”,就是挣脱封闭房间对思维的束缚,而我觉得挣开束缚并不一定要真正地走出去,在现实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放开思维,让思维“走出去”。当然,这种课堂情境、这种思维“走出去”的形成不仅仅是教师、文学艺术营造的,更是学生主体与文学文本结合的新生境界,它的产生是多方面共通融合的结果。

当然每个学生在同一节课的课堂感受力是不同的,这和主体的个性、投入度等都有一定关系,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都一样,我们应允许差异的存在,鼓励不同的碰撞出现,我们要相信,在课堂学习中只要学生感受到了,体验到了,学生就是有所得的,也就自然而然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在同一节语文学习的情境课堂上不同学生的审美体验是不尽相同的,情境可以感染一个人,一个人的心境同样会改变授课情境。就好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综合来看,一节好的开放式情境课堂应是教师营造的授课情境与学生主体审美体验的个性心境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应生硬地把二者割裂开来,而只为了完成授课任务,只关注教师授课情境,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心境体验,真正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境由心生,情由心发”,这种“注重”实质就是确立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当授课情境与学生的审美心境达到有机结合,当情与境从学生作为主体的审美对象上生发出来的时候,文学艺术中的审美意象就会与学生个体融合,达到境我浑融,当学生与审美意象发生共鸣、融合时,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就会在语文学习这一艺术体验中遍历人生百態,尝尽苦辣酸甜,就会在语文学习这一艺术体验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找到真善美的真谛,从而美化、提升自我人格。

参考文献:

张丽.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之审美体验[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4).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开放式课堂审美体验语文学习
童心 童眼 童耳
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课堂的构建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