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新思索

2015-06-11 07:05张涛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情感探究

张涛

以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基本描述新课程语文教育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改革措施。

一、教师教学行为

1.提问行为

当整个课堂被大大小小各个层面的问题笼罩的时候,当每个学生都能毫无困难地回答每个问题的时候,当每个学生都毫无能力回答大部分提问的时候,我们会质疑问题的真正价值。提问的意义在于能促进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或者思维训练或者获取情感体验等等。因此,我们反思:教师的提问是不是越多越好?教师的提问是不是越难越好?那么,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提问?

2.拓展引导行为

现在的语文课堂在原来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都会进行一定的拓展学习。课堂拓展引导一般表现为三种类型:横向拓展、纵向深入、不同于专题性的“片段式”拓展延伸。比如,同一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欣赏,同一个主题其他选文的比较阅读,或补充课外资料来研究某一个社会现象等等。

3.时间管理行为

心理学研究里面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原理。所谓“首因效应”,就是指对最先接触的东西比较容易给予关注,很容易记住;所谓“近因效应”,就是最后接触的那些东西比较容易获得和保持。那么一节课的中间时间段是学生最没有学习状态的时候,因为受到前面和后面的双方的抑制,无论是上课注意力的保持,主动参与与投入的维持状况都不是最好的。然而这个心理理论并没有受到大部分老师重视,在课堂教学安排中往往违背了这个规律。

4.反馈行为

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合作参与、讨论表现等要正面作出回馈。教师在课堂上的反馈评价行为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火花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还包括情感投入行为、教学组织行为、教师启发引导行为、概括归纳行为、强调行为、合作行为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考查,都应致力于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恰当地呈现教学内容和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多方面探索和理解,获取多种意义的建构,实现有效的学习,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意义所在。

二、学生学习行为

在“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重点关注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死板、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清新的空气。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类学习方式的倡导,使得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由过去被动地学被主动地学代替,过去被迫地回答被主动地提问代替,过去的一两个优生回答被大部分学生群策群力代替。当然,我们不否认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这里重点从学生学习行为角度来考查其对语文课堂教学效能的影响意义。语文学科的情感体验学习、专题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情感体验、文学修养的形成、文化知识的积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对学习方式的掌握优良差各有不等,值得探讨。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是各有不同的。从学生参与投入的程度来看,分为主动式参与、被动式参与和消极参与。消极参与的类型,表现为对老师的提问、启发、课堂组织不理不睬。這类学生根本不关注老师的信息传递,而是自己做其他作业或者开小差浮想联翩。更有甚者对老师的教学开展起到反作用,故意制造课堂突发事件扰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被动式参与类型的学习状态是对老师的提问,不点名不主动回答;一些重要的问题,不提示不主动思考;对困惑或疑难也不主动咨询老师;老师要求做的课堂笔记、课外知识摘记等,不检查就不认真完成。在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氛围下,课堂发言往往表现为一潭死水,老师的启发“吹不起一点涟漪”。主动式参与的学生往往都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堂上,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并敢于向老师的说法质疑,这是主动参与学习和以获取知识为主的建构意义学习的表现。

从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教师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内容和参与程度。老师根据消极参与、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等不同类型的学生来进行教学设计,同时大量减少消极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学生数量。另一个方面,除了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行动起来,还要致力于研究如何让学生在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方面得到更大的收获。

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变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自觉调整、改变教育教学策略与行为,转变并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裴中良.关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1.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新课程情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