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之我见

2015-06-11 07:05张应军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定义概念理念

张应军

摘 要:概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容易被忽视。拟从概念地位的定位和概念教学中应坚持的理念两个方面阐述对概念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概念;定位;理念

作为三基之一的概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据笔者调查发现,在新课改背景下,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却忽视了概念的课堂教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思想政治概念属于陈述性知识,能否对概念进行不同形式的表征、实现各种表征形式的融合,形成相对完整、精致的概念网络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关键。首要的问题是对概念的地位进行准确定位。

一、概念地位的定位

1.思想政治概念是“三基”之一

学科的“三基”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而概念居于“三基”之首,因为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是导出思想政治结论的逻辑基础。学生概念模糊会导致审题不准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学生灵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且不利于形成本学科所需要的思维。杭州师范学院的郭伯富教授曾把学生概念缺失和模糊比作“敲门砖不硬”,在考试中会造成严重失分。

2.思想政治概念是思想政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

思想政治概念既然是思想政治思维的逻辑起点,就不能被轻易逾越。起点不足,一系列的抽象思维必将陷入混乱的泥淖,学生没有全面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那他就难以找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纵向或横向的联系,更找不到概念之间的区别,要想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办不到,判断、推理也失去了依据。如必修一中的“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若给学生讲不透,学生就很难理解“商品经济”等一系列概念。

3.概念是思想政治理论大厦的基石

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学生要想构建思想政治学的理论大厦,必须按“点—线—面—体”的逻辑顺序来完成,没有一个一个的点,就无所谓线,更无所谓面和体了。

二、概念教学中应坚持的理念

思想政治概念的地位和意义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正确的理念。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容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因此要克服“两张皮”现象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1.坚持辩证法

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感到许多思想政治知识、方法的教学不深不透,概念的内涵、外延全清楚了,仍觉得有知无识。有的是懂而不会;有的则会而不懂,这就涉及思想政治的二重性,即它的矛盾的或辩证的属性。概念是学科的细胞,理论是思想政治的基本组织,想深入理解该学科,只有“吃透”概念,这就要站在系统的高度,从弄清它们相互间的各种联系入手,光死记一个个“知识点”,埋头于一道道题目是远远不够的。死盯“知识点”,“知识点”成了断了线的珍珠;埋头于题目,题目越做越多,搞得身心疲惫仍迷惑不解。因此我们应有以下认识:

(1)概念的順序性。由于大多数概念不能互释互证,每个概念都处在知识生态的相应位置上,按一般和特殊的逻辑排成一定的顺序,不可胡拉硬拽,任意拼凑。

(2)对立统一属性。绝大多数概念成对出现,相反相成,这在思想政治学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3)概念形成发展的过程性。很多概念,不是一两句话就能交代了的,它的背景往往是几个章节。

①概念本身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实际上是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它反映了概念定义的沿革变化,内涵和外延的消长等。

②概念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生成过程。由于受年龄、知识和思维水平的制约,许多概念是无法“一次性生成”的。

(4)概念的综合性。思想政治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综合的,不了解这一点,很难教好、学好。

概括起来,概念教学中应坚持如下理念:

①坚持渐进性理念。概念教学绝非一节课能完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掌握的一些具体概念基础上,引出将要学习的新概念。概念的形成和理解是一个有浅入深、反复体会、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②坚持全面性理念。概念的核心是定义,但它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定义,而应将定义及其实质展现于不同的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并阐释概念的本质。也可以用一组彼此等价的定义去描述同一概念,学生能否把握思想政治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及其间的联系,进而认识认识对象(认识客体)的本质,将直接影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要突出概念多元表征的教学,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透视概念,形成对概念的多元理解。首先,要抓住定义,理解其中关键词的含义。再次,要把概念与概念联系起来学习,力求达到融会贯通、相互同化,通过层次递进的表征,使概念的理解不断深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和更新,概念网络也就不断完善了。

③坚持直观性理念。直观性是一般概念教学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方法,概念教学的直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概念的历史背景;联系实际,列举实例;形象化联想。

④坚持应用性理念。从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概念的发展与生产、生活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相关,而且随着研究深入,概念不断得到严谨化、精确化的表达。所以应用时对概念理解的至高境界,同时也是理解概念的有效方式。我们要注重在应用中实施对概念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反对形而上学

在概念教学中,要坚持辩证法,就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概念与概念间的联系,并且急于求成,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注重过程,只追求结果。不坚持矛盾分析法,更不注重实践,导致理论和实践的分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处于高分低能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杨建军.《思想政治》问题探究式课例实验[J].政治课教学,2002(3).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定义概念理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