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

2015-06-11 07:05王春波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王春波

摘 要: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也是“微”时代,诸如微杂志、微信、微电影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作用愈加重要,在教育领域,出现了微课的概念,但是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微课这种教学方式目前在运用时还存在缺陷。例如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没有被更多的教师学生所接受等。就中小学微课建设展开探讨,分析重点和难点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微课建设;应用难题

“微”字是2012年年度汉字,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微生活,例如微信让我们更方便快捷地和朋友交流,微博通过简短的文字分享信息和想法。国内的微课有很多种叫法,例如微讲座、微课程等,简单来说,微课的核心就是“微”,一般教学载体是长度为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利用微课件、微教案等开展教学,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灵活易开展的特点。

一、微课概念分析

微视频、微课堂等概念的出现让微课迅速发展起来,但是教师对于微课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微课的本质,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微课。笔者认为,微课的划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课程资源组成,例如微型网络课程就是由多种教学资源组成的,而微课件、微课例以及微教案等则是由单一的教学资源组成的;第二是微课的载体,可以是多种资源并存的形式,也可以是以微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第三是运行方式,可以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线共享方式,也可以是单独的离线方式;第四是学习空间,可以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也可以是有固定的地点和时间;第五是学习方式,是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接受教学还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被动学习方式。

二、微课的类型

1.根据教学内容划分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对应的微课类型分别是传道型、授业型和解惑型。

2.根据教学方法划分

笔者认为微课可以划分为11个种类,即表演、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实验、演示、练习、问答、讨论、启发以及讲授类。一个微课既可以属于一种类型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及以上的类型,需要注意的是微课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不断完善和不断拓展。

3.根据传递方式划分

具有多样的授课形式,教学重点是学科重点、难点以及考点,这是讲授型的微课;针对某种类型的试题、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这是解题型微课;将学科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集中解答,这是答疑型微课。

三、微课存在的若干问题

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得知,现有的微课研究重点大多是讨论微课的概念和意义,虽然这些理论有一定作用,但是很难应用于实际教学,对于中小学及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微课的教学价值,在我国微课研究发展时间仅有三年,缺乏丰富的成果,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被家长和学生认同

虽然我们组织过微课比赛,让部分地区教师对微课有所了解,但是大部分地區的教师对微课不甚了解甚至一无所知,学校本身也比较重视传统教学。家长和学生缺乏自主性,微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没有评价机制

在实际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并不多,并且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微课教学的意义很难体现出来,就像学生做作业教师不批改,因此无法得知对错一样,长此以往,教师会敷衍了事,对微课不重视。

四、微课教学的优化

1.积极适应

现在大多是各地区教育部门推动微课发展和普及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被动接受,因此存在抵触心理是肯定的,因此除了行政推行,还要通过移动端、网页等多种形式,让家长、学生和教师了解微课的优点,扩大用户群,有效应用微课。

对于设计微课教学,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重点难点精炼表达,而不是简化,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及时切入主题,将课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达,在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2.组织竞赛

有了竞争才会有进步,有了优秀的微课才能提高微课标准,将微课引领至更高的层次,目前的微课大赛上普遍缺乏优秀微课,承办单位比较混乱,甚至企业都可以参加,因此必须完善相关制度,让微课比赛更加规范,形成良性竞争。有竞争就要有标准,微课建设同样需要体系和规范。在微课比赛中,参赛者不仅要上传自己的作品,还要对其他参赛者的作品做出客观评价,完善微课评价体系。

3.优化资源

建设微课资源需要多个环节,微课是否成功决定于每个环节的实际情况,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学视频的录制,如果视频画面出现抖动、不清晰、编排混乱等问题,很难带领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学校要聘请专业摄像人员,优化视频录制。

综上所述,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发展时间尚不长,在运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问题,让微课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为提高学生成绩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陆纪燕.微课程教学法之初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中小学衔接教育之我见
中学舞蹈教育的文化定位
美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