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

2015-06-11 12:20唐满艳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素材观察力兴趣

唐满艳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能直接推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场面、图片形象生动,用鲜艳的色彩和真实的画面再现生活场景,将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

关键词:情境;兴趣;素材;观察力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在中考试题中,作文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按素质教育的要求,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忧虑。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一些误区。如只看重作文方法的指导而淡化生活的积累;只专一练“写”而忽视“听”“说”“读”的训练;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弱化语言训练……所以,一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不堪入目: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书写潦草,材料陈旧……从初一到初三,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没有多大提高,不少初二学生写作文与小学生相差无几,有的只能写一二百字。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所以,学生升中考的语文成绩也因此一直徘徊不前。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已持续多年而没有丝毫改善,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写不出作文的原因一是担心学生的安全,封闭起来,与现实生活隔开,使学生的写作素材大大减少;二是与教师的课堂指导有较大的关系。如何使生活情境再现,使学生有素材可写呢?如何通过恰当的作文教学指导,让学生从不会写作文到能写作文,到写出好作文,由害怕写作文到对作文感兴趣呢?我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一、利用多媒体再现生活场面,启发学生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能直接推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场面、图片形象生动,用鲜艳的色彩和真实的画面再现生活的场景,将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在指导学生《校园春色》写作练习时,首先将事先画好的一年四季不同的图片悬挂在黑板上,鲜艳、美丽的图片立刻吸引了学生。“好漂亮呀!”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来。“哪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呢?”我顺势提出了问题。然后打开多媒体,分别放了夏、秋、冬三个季节景色的画面,再将它们与春天景色的图片进行比较,学生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了,他们根据眼前的图画,联系印象中春天的景色,踊跃发言,将前后获得的信息与自己的想象进行加工整理,学生寄情于景,情贯穿全文,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顿时大功告成。

二、运用多媒体提高观察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是无法写作的,对于学生来说,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素材来源的重要手段。

据我了解,有不少学生在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里观察感到茫然——不善于切取片段,不善于采摘点滴浪花,而对多媒体的图片、画面、视频录像却变得“心有灵犀”。因为多媒体教学具有逼真直观、节律化音响效果,尤其是多种感官都可用多媒体教学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图面框囿,易于捕捉,同时也可以举一反三地玩味,变得熟悉亲切。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二单元的作文时,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目的、要求,我直接进行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指导——怎样对景物进行静态和动态描写?为了让学生都能突破难点、掌握方法,我特地选取了两张复合图片以及两个写景的句段录音,我首先指导学生如何描写劲舞的静态,结合描写景物的静态句段《荷花》,以及绘有荷花的图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观察荷花图,让学生自己得出描绘景物静态的方法,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位置、特点等方面来进行描写,并适当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劲舞的静态描写变得形象生动。

学生掌握了景物静态描写的方法后,我又结合景物动态描写的句段《紫藤萝瀑布》以及紫藤萝的图片对学生进行景物动态描写的指导。在学生听录音、看视频的过程中,我又质疑:作者所描写的画面可不可以直接观察到。这里关于紫藤萝的动态描写是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启发学生在描写景物动态时,除了把看到的景物动态具体、生动地记忆下来的同时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某些静止不动的景物活动变化地呈现出来。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表达能力

根据多媒体教学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们还采用了不同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照片提文。春游、秋游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都是学生喜爱的课外活动。为此,组织引导学生到当地出名的、景色较好的地方游玩并拍摄照片,回到学校后集中刊出,并即兴题文,或叙述,或描写,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老师稍作点评。在组织成版的画栏里写作文,择录选用,如此可以促进学生对自然和人、事的認识,增强他们的表达欲望。

2.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写想象文。课本插图往往是课文中心的体现,是课文情节高潮的再现。在上新课前,将插图转换成视频,让学生根据课文去联想做想象作文,然后进行对照比较。这样的方式,学生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依图还另有想象,推理也十分合乎逻辑。这样做,即使是对写作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很快领悟规律,表达能力也会迅速得到提高。

这样上作文课,既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巧妙利用了视频、录音、场景等,使作文教学显得有“声”有“色”,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优化了作文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式,避免老师讲得过多,学生难以接受的现象,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蒋峰,刘维楚.中华教育科研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0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素材观察力兴趣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