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2015-06-11 15:21郭素荣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道德观价值观

郭素荣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迅速提升及“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动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的生活。因此,在初中阶段,要充分重视思想品德教学,通过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引领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鉴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应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其在塑造人类灵魂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本着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选择新兴教学——情感教学,对其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道德观;价值观

多数初中学生未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对其学习兴趣不高,因而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善于运用新兴教学方法,提升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效率。情感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法,凸显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引导的模式促进学生探索和学习,对于改善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現状较为有益。

一、应用情感教学法,维系良好师生关系

步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面对生理、心理变化,在情感、认知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困惑,但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可能羞于询问教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学生,使学生打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作为思想品德教育教师,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与学生沟通,拉近心灵的距离。初中学生自尊心较强,因而教师要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与学生互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充分信任教师,也乐于将内心的疑惑倾吐出来,而教师指导学生也能铭记在心,这样才能凸显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

二、以情入景深化思考,培养思想品德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中,可通过情境教学和情感教学的方法,提升学习乐趣,进而带动学生从情感角度思考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及CAI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营造一个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问题的关注,然后以情入境深化思考过程,让学生逐渐理解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建立生动立体的概念,并在思考中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在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平等施教,通过友好的言语、表情、行为等传达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信息。

三、优化情感活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在设置情感活动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增强情感体验。设置情感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可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举办“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活动,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承上启下时期,这个时期学生进入青春期,学生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较大变化。由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不健全,因而易受到社会不良文化和思想的侵蚀。在初中时期,需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深入探索情感教学的方法,更好地提升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刘雪璞.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法道德观价值观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分析情感教学法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