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分析人物形象案例

2015-06-11 15:21蓝庆花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二嫂人物形象故乡

蓝庆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速读课文,掌握小说中进行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的具体方法,包括作家运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2)学会准确分析主要人物闰土、杨二嫂的性格特点,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正确理解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表现主题。

(3)通过表演使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活、栩栩如生,从而使其在趣中显智,能够快速地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1)选择能体现小说主题的精彩片段,分角色阅读小说,掌握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描写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造性的分析能力。

(2)重视从小说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来探究人物的言行及影响人物的性格因素,让学生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

(3)合作探究小说的人物形象时,重点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恨之情,并概括出小说主题。

(4)通过学生人物形象的表演,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主题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旧社会人民痛苦的根源,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珍惜与热爱。

(2)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做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社会有用之人。

教学重难点

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来表现主题。

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人物形象表演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一)小说有三要素。其中哪些要素最主要?为什么?

(二)如何通过这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看看他们有怎样的人物性格特点?

二、速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

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

(二)分角色诵读法

在文中标出闰土、杨二嫂前后二十年变化的有关的句段。

三、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表现的?

(一)分析闰土形象

1.填充表格。

2.揭示根源何在?

表面原因:(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社会落后愚昧。

深层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社会制度的毒害造成。

(二)分析杨二嫂形象

1.填充表格

四、理解探究,归纳主题

1.小说刻画了主要人物闰土,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的形象?

(目的:通过杨二嫂的尖酸刻薄、自私势利贪婪反对闰土的正直善良。)

2.二人发生变化的原因?

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毒害,造成人们纯真人性的扭曲。

3.小说通过塑造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来表现身,什么主题?

(板书)

人物:闰土 杨二嫂

形象:勤劳善良 尖酸刻薄

痛苦不堪 势利贪婪

(农民) (小市民)

塑造 农村经济衰败 小工商业者破产

目的:农民愚昧贫困 生活日益贫困

主题:揭示…… 揭露…… 反映……

(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村经济萧条,农民生活困苦,小工商业衰败,人民愚昧、贫穷、落后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对人精神的摧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是“冷漠、隔膜”的社会现实。反映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能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

五、拓展延伸

试分析下面鲁迅塑造的“孔乙己身材高大,是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人物形象,反映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形象:自命清高 穷困潦倒 迂腐愚昧 好吃懒做(读书人)

主题:抨击封建教育的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毒害极深的社会现实。

六、创意表演

请欣赏《前后30年》片段表演,说说前后30年人物形象的变化,表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儿子10岁

(家穷,没米下锅,儿饿哭,母忙农活焦头烂额)

30年后

(家富,儿当总经理,鸡鸭牛羊吃不完,母跳广场舞)

主题:人民生活好,祖国繁荣富强

七、关注社会,开展德育

同学们,鲁迅笔下的闰土,生活痛苦不堪,因为生在黑暗的旧社会制度下,由活生生的一个英雄变成了一个木偶人;举止端庄、美若天仙的杨二嫂变成了贪婪、自私、势利的丑女人。他们俩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与小商业的典型代表,他们悲惨的命运是因为当时帝国主义侵略、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双重压迫造成的,我们对他们遭遇只是同情和痛惜!

希望你们珍惜拥有的幸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再创新的辉煌!

八、课外作业

联系生活实际,刻画出你熟悉的一个人物形象,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反映当今的社会生活,题目自拟。

教学课后反思

1.学生掌握了运用的对比手法,懂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题,课堂结构完整

从课前的导入(小说三要素)——速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总结(表现主题)——创意表演(关注当今社会)——布置课后作文(学以致用)。这方面完成得较好。

2.能抓住小说的重点来实施课堂教学

小说的篇幅较长,所写的人、物和事比较散乱,叙述的故事错综复杂,如果老师不抓住小说的重点,学生对篇幅较长的课文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或是对小说学得一塌糊涂。我认为:正确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正确理解作品主旨是让学生读懂小说的关键。在这环节上,我能够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是我上这一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

3.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来实施课堂教学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闰土、杨二嫂人物形象,学生对问题的合作研讨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在分析孔乙己形象练习中学生很快概括的主题内容。

4.加强作品与现实社会的链接,为作品注入时代的活力

鲁迅作品中有改造国民性思想,我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发生的变化,与闰土做个对比来体现当今生活的美好、国家政策好、制度的优越,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

5.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以《30年前后》为题,让学生表演爸爸10岁时家庭困苦生活,与爸爸30年后成为富豪的家庭景况,来让学生对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题加深理解。特别是奶奶晚上出去跳广场舞《小苹果》表演,这环节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

但在合作探究闰土中年形象时花的时间较多,练习少,课堂时间分配欠妥。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二嫂人物形象故乡
故乡的牵挂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月之故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闻香抢钱
闻香抢钱
店里不知身是客
“喇叭”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