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2015-06-11 15:21宋青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被除数除数位数

宋青

近日读张景中院士《数学家的眼光》一书,颇有收获。张院士这本书从一些中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和简明易懂的方法,清楚地介绍了数学家是如何从简单的问题出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最终提出许多简洁又深刻的结论。此书让笔者清楚地感受到数学家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深刻性和透彻性,一些问题看似简单,平时学习往往缺乏深究,但如果能去寻根究底地问一问,也许会有新的收获,在读“定位的奥妙”这一部分的时候,对此感触深刻。

“定位的奥妙”这部分主要围绕“两数相乘,积的位数是什么样子?”问题展开,首先从我们熟悉的带小数点的数的乘法来引入问题,例如,3.7×4.3=?这种笔算有特定的定位方法,同时像珠算,用对数表计算、用计算尺计算等都有不同的定位方法,而数学家看问题,总会想找一般规律,于是文章便进行了一系列的为了弄清定位问题的尝试和探究,该问题看似很小但在真正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却反映了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过程:

1.提出问题:为发现定位的一般规律,首先明确提出了“两数相乘,积的位数是什么子?”这一问题。

2.试验特例:找规律,先从简单例子开始。观察两个式子3×4=12,3×2=6前一个式子里,右端的最高数位1比3小,比4也小,结果是2位,后一个式子,6比3比2都大,结果是1位,这便启发我们得出以下猜想。

3.形成猜想:如果积是1位数,积的数字比乘数大;如果积是2位数,积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比乘数小。

4.约定表达方式:为了用准确的语言把规律表达清楚,并且严谨地加以证明,约定了“位数”和“数字大小比较法”的表达方式。

5.建立概念:通过约定表达式便可以清晰严谨地建立概念。

乘法定位一般规则:若A×B=C,当C的数字比A(或B)的数字小时,C的位数是A、B的位数之和。否则,C的位数是A、B的位数之和减1。

除法定位一般规则:若被除数的数字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除数的位数;否则,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除数的位数+1。

6.证明结论:

对乘法定位的一般规则这一结论进行详细的证明,有了乘法定位法,自然

可以建立除法定位规则,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只要把乘式中的积叫做被除数,商和除数都叫做相乘数就可以了。可以将以上规则概括为:“乘积大,和减1;除数小,差加1”(通过后面的更一般问题的拓展,笔者发现,为了使这句概括更准确,还需要包含“等于”的情况。即改为“乘积大或等,和减1;除数小或等,差加1”。)

7.进一步提出更一般的问题:

进一步讨论,如果解比例式=,知道了A、B、C和x的有效数字,又知道A、B、C的位数,怎样确定位数呢?文章对不同情况进行了分类并给出证明。

定位是个小问题,但若不仔细去想,不寻根究底去问,很难弄清楚,也就发现不了其中深刻的数学规律。同样在学习中也要善于发现好的数学问题,做到“好读书,求甚解”。

那究竟什么是好的数学问题呢?在本书“珍珠与种子”这一部分也有涉及。不同人对“何为好的数学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对此,数学大师陈省身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让青年人知道有‘好数学和‘不好的数学之分。”这里所说的“好”,简而言之,就是意义深远,可以不断深入、影响许多学科的课题;“不好”则是仅限于把他人的工作推演一番、缺乏生命力的题目。我的愿望是让年轻人尽早懂得欣赏“好的数学”。这让自己对何为好的数学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在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有所取舍。

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有一个开阔的思路和全方位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书中“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部分陈省身教授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精辟理解,陈教授说“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不对的,说它不对,不是说这个事实不对,而是说这种看问题的方法不对,应该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把眼光只盯住内角,就只能看到,n边形内角和是:(n-2)×180°,如果看外角呢?任意边形外角和都是360°。

这就把多种情形用一个十分简单的结论概括起来了,用一個与无关的常数代替了与有关的公式,找到了更一般的规律。陈教授的话启发读者思考全方位看问题的重要性,突破惯性的思维方式,寻找更为全面和普遍的规律,这本身也是一种数学能力。

细细研读,这的确是一本优秀的数学科普类读物,它比一般的数学书籍多了许多生动和对生活的贴近,同时又不失问题的代表性和数学的严谨性,愿与更多热爱数学的人分享。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被除数除数位数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五次完全幂的少位数三进制展开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被除数可能是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余数比除数小
巧求被除数
遥感卫星CCD相机量化位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