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聚集高中英语和谐高效课堂正能量

2015-06-11 16:45韩晓琴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情感教育高效课堂

韩晓琴

摘 要:目前,初中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愈加广泛,学校周边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对初中学生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如果初中英语课堂仅仅立足于枯燥的教材内容和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外界因素会对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造成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迎接挑战,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在课堂上始终贯穿情感教育,为高效、和谐课堂聚集正能量。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形式;高效课堂

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是和别的教学形式并存的教育手段,情感因素在教学中随处可见,融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初中英语新教材要求教师在真实教学中凭借各种情感因素来影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情感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一、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会产生各种消极心理,如:语言学习的枯燥、短时间内不能取得明显进步而出现焦虑和不安,这都是在任何语言习得过程中会出现的客观事实,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围绕教会学生学会英语、使用英语这个根本任务,我们还应关注其他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情感因素,加强英语课堂活动的趣味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挖掘英语教学内、外部资源中的情感因素,为师生情感交流提供渠道和机会

初中课程实施新教材以来,英语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增无减。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表层和隐含的情感因素,适当整合乡土文化的校本教材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合理使用多样化深挖教材情感因素的策略。

(二)施教方法情感化

1.利用英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完全认可、认识到英语在国际交流和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价值,并渴望通过英语学习赢得自尊、充分体会成就感,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使他们向自己的能力挑战,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2.通过丰富教材内容,加强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其本身的趣味性。教师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美化和丰富教学过程,利用各种资源克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通过跨文化相关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化知识的渴求。

3.帮助学生提高抗挫力、树立自信心

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并非一帆风顺,预先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老师要预见性地处理好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阶段性学习过程后老师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展示自己,及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发现自身优势,培养自信心,因为自信心能够反映学生对自己在任务或活動中表现的肯定。自信心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挖掘自身潜力、在活动后体验成就感,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激励学生积极行动,是坚持不懈地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

4.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驱动力

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潜在意识。而良好的氛围和积极的鼓励手段可以充分地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展现自己的过程中,期望已久的尊重感和成就感就可以得到满足,最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产生很强的参与动机。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个体和群体活动,开展多样化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大胆整合教材,增强教材趣味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

(三)实施情感性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兴趣能够反映学生主观参与、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倾向。而学生兴趣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情感性评价。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充分关注情感性评价,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将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情感教育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足够体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热情和潜能得到了开发。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通过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行情感交流和有效师生互动来构建和谐课堂,用老师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中创造性发挥自身潜力,为创造高效课堂聚集正能量。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情感教育高效课堂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