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2015-06-11 16:45张建国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素质教育中学

张建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素质教育在我国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当前,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应试教育,而体育教学作为其中的代表正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当前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教学思路,切实寻求教学方法的改进,着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健全,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成功的体育教学课程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要进一步改革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目标、性质以及评价方法,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下,中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学生。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未合理分配文体课程

长期以来,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体育课仅局限于每周每班一节,学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程学习中,而且教师在潜意识中轻视体育课程,这不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当前,文体课程分配严重不当,学生长期被禁锢在教室里,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因而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不达标,在长期超负荷的学习中容易引发各类健康问题。

2.教学项目不尽合理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项目既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当前,中学体育教学项目基本沿袭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学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热情,阻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安排教学项目,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3.忽视学生的心理锻炼

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均衡发展,但是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中学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忽视了心理素质,致使体育教学和体育精神脱节,学生对体育课的概念就是单纯重复体育动作,这失去了体育教育的初衷。所以,要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将心理问题纳入体育教学中。

二、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创新

1.创新课堂设计思路

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学生创造学习和模仿的机会,同时科学调控课堂进度。强化班级管理,为学生创造施展个性和才华的舞台,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腾出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主持课堂,强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从而推动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2.创新教学理念

在确立中学体育教学理念时要充分考虑集体和个体的差异,尽可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赢取学生的信任,并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教学内容,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要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3.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创新课堂形式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传统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丰富课堂形式,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体育游戏,以游戏中的技术动作为依托,将体育运动与游戏动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体育学习要领;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练习肢体动作和基本动作要领,从而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学体育教学在学生的成长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常常被忽视,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中学的学习负担较重,体育教育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释放壓力,学生在注重文化知识学习以外,还要注重身体锻炼,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由此,中学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李大念.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浅谈[J].读与写:上,下旬,2014.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素质教育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