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课堂 促进有效教学

2015-06-11 16:45杨征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教学

杨征

摘 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课堂有效教学应该实现在“育人”终极目标指导下的有机统一。课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应当努力实现对学生培养的目标和谐的要求。

关键词:和谐课堂;有效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以人为本,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抓住“育人为本”这一核心。课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应当努力实现对学生培养的目标和谐的要求,也就是使学生由自然和社会所赋予的一切潜能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综合平衡及开发调动。

一、通过和谐的教学目标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都有规范、导向、引领作用。其存在可以避免教师和学生行为的随心所欲。和谐的教学目标应当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内容,三者有各自的内涵和特性,它们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统一成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技能是掌握和运用某种专门技术的才能,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掌握方法,且这些过程和方法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和谐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避免在教学中的思维求同性、统一性,而忽视思维的多元性、灵活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综合素质中的非智力因素,只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才能构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和谐教学目标,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通过和谐的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教材只能为我们指出教学的大概方向,其内容的丰富性远没有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教师许多发展的空间。和谐的教学内容是在和谐教学目标的导向下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包括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加工与创造性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呈现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自我内化,同时还包括师生依托各自的生活经验与阅历背景对教学内容创造性重组与建构等等。这就要求教师的站位高,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全面把握,力求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化难为易,并通过有效的载体和行为,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外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这就体现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

三、通过和谐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目前教育界形成的教学方法林林总总,这些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谐的教学行为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形成共鸣和交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同时兼顾学生身心的和谐、大脑两半球运用的和谐、教与学配合的和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和谐等。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默契并行之有效的行为方式,对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特殊作用。教學方法是否和谐,关键要看其是否适合教师的条件和学生的状态以及教学的内容,这必须与教师的天赋秉性、学生的身心特征、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等因素联系起来。反映在课堂表现上,要有学生张弛有度的身心活动,要有教师对内容的艺术精讲,要有科学简洁的板书设计以及形式多样的激活练习等。和谐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学生在平等、轻松、开放的平台中的尽情发挥、倾情挥洒,张扬其个性,灵动其思维,让学生真正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并收获着,而这恰恰是课堂有效教学最人性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晓东.构建和谐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7).

[2]王小林.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1).

[3]朱翠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8).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教学目标有效教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