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5-06-11 16:45吴洋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错误资源

吴洋

摘 要:质疑是思维创新的基础,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只有先提出问题,才能进一步研究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更没有创新。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所提问题的质量如何,首先要看学生是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良好氛围;矛盾问题;错误资源

问题意识的产生是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往往善于思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放松,因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由于教师对待学生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的态度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状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问题意识得以产生的良好条件。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探索、猜测的空间,从不同的方面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感因素,积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对问题的探究。

二、预设“矛盾问题”,冲突中产生问题情境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激烈的讨论往往也是学生大胆想象的催化剂,学生在争辩中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各种假设也会不断涌现,形成思维风暴,在讨论争辩中彼此发生碰撞,进而形成自己的结论。有一些题目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分歧,有了分歧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此时教师就应抓住机会,善于运用这种自然发生的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找出争论点,当学生处于极度的困惑时,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应运而生。

如习题: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有几个?(让学生抢答)学生给出了多个答案,1个、3个、0个等等,此时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有不同的答案呢?抓住这一机会,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最终结论。通过预设“矛盾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尽管是一个简单问题,也往往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也在无形中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三、运用错误资源,拓展思维空间

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善加运用这些错误资源,因势利导,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还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神采。教学中不应轻易否定和回避学生的错误,而是应重视这些错误,把它作为一种可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错误,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识错、思错和纠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问题意识,从而促進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中可以在教学的难点或是易出错的知识点处设置“陷阱”,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通过设陷诱错,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梳理中走向成功,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钱凤玉.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新课程,2012(8).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错误资源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