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5-06-11 16:45杨福江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三角形交流探究

杨福江

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目标。

一、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有利于熏陶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思想

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把一些知识形成过程的典型材料设计为探究性活动,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着手,注重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贴近生活,充分拓宽学生探究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测归纳出概念,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小组交流中完善表述,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精心设计指导教学环节,有利于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学生的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以一个“说话大王”的例子引入新课,由学生兴趣盎然地通过摆木棒游戏和画图实践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个过程中有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步步为营,使学生不仅得到书中的结论,还知道了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探索中他们获得了学习的乐趣。这种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学习环境正是教师精心导演的。

三、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在学习“实验与探索案例”时,彻底摒弃了传统的所谓“探究”课堂模式,真真正正地把探究活动留给学生,我们让学生每小组准备了八张同样大小的矩形彩纸,在课堂上由学生亲自动手拼摆,他们的思维开始快速旋转并开始动笔演算,重要的是他们又提出了摆成正方形后中间为什么会有一个小洞,他们又从边长和面积两个角度解释了这个疑问,从拼摆到寻疑,从寻疑到释疑,从现象到学以致用,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他们之间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我们觉得自己的教学生活充满着生机、乐趣和挑战,这实际上讲的是合作学习。我在合作交流时主要采取的是辩论式,按组交流,各组成员提出不同意见并摆明理由,经过争论比较做到优势互补,激发灵感,获得小组成员的共同见解,在全班交流时,小组成员可以自由阐述观点,得出正确答案。

總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深刻理解教改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课改的创新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三角形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