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主课堂两点经验谈

2015-06-11 17:57管辉霞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自主课堂导学合作学习

管辉霞

摘 要:自主课堂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主观探索和深入学习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课堂标配。结合教学实践对自主课堂的预习和合作学习两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主课堂;导学;合作学习

新课改以来自主学习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怎样构筑高效的民主课堂呢?实践证明,必须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以趣味、灵活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完成主动学习和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这里结合一线教学对自主学习中的预习和合作学习两个环节进行简要分析:

一、借助导学方案,完善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对下一节课知识脉络的提前了解和梳理,这个过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圈点出知识的重难点,以备接下来的课堂上着重探索。为了保证学生的预习具有针对性,我们可以事先发给学生导学案,防止盲目预习,误入歧途。

比如,在學习”一元二次方程“前,笔者就在导学案中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详细解说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先举例让学生预习和演练(x+3)2=0的解法,然后展开就让学生认识到x2+bx+c=0这个模式可以配成(m+n)2=0的方式进行解答,最后导学案里再给出一个普通型方程让孩子们尝试解决:x2+6x+4=0

预习的过程中导学案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这样牵引学生经过预习对课堂内容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优化自学过程,提高探索效率。

二、构建小组学习,探讨解题思路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囿于课堂时间有限,针对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单打独斗的效率低下,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搭配组合成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让大家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同心协作,经过探索、讨论和相互启发,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学习方案。

比如,笔者在引导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时,由于大家有一定的基础,就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从基本的列表和描点做起,画出一次函数y=2x与y=2x+1的图象,然后再观察、对比、归纳所描述的点构成什么图形。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灵感得到激发,学习了他人的独到见解,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深化了对概念的认识。

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重器,但自主学习不是无组织的探索,而是在有计划、有启发的指导下开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驱动学生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自主课堂导学合作学习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教”与“学”结合,构建高效自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