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2015-06-11 17:57李庆保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多媒体技术学习兴趣

李庆保

摘 要:初中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化学认知的真实情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还能激发学生化学探究的兴趣。要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该结合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展开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学习兴趣;探究性实验;多媒体技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是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新课程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要求有了新的内涵,倡导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学大纲所强调的实验基本技能目标,还应该使学生能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尝试科学探究、思考和研究化学问题。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理念,我们要正视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改革与创新为主旨,探索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得力措施。

一、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无论是学校制订的教学规划,还是教师编写的教学计划,都把实验教学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然而,由于在初中教学中发挥导向作用的中考对实验的考查方式单一,导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实验教学的目的出现偏差,为中考而实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性出发点。(2)教师的课前实验准备不充分,对实验的各种相关因素考虑不周,实验效果不明显。(3)比较强调和重视化学知识的传授,只注意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的描述,对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分析不到位。(4)引导学生参与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不足,演示实验做得多,分组实验做得少,缺乏对学生科学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5)习惯于运用传统实验手段,不善于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二、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得力措施

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对化学学科没有兴趣,自然不可能对化学实验产生真正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摸清学生心理需要和教学内容特点,尊重学生求新、求变的价值取向,对传统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变革,通过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素材的感官反射性,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投身于对化学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例如在讲授物体“燃烧”知识点时,可以先做这样的一个演示实验:将一小块棉布从中间撕成两半,一块直接点燃,一块浸润了酒精后再点燃,结果,直接点燃的半块烧成了灰,浸润了酒精的半块几乎完好无损。如此出人意料的情境令学生好奇心倍增,注意力迅速集中,有效调动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居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地位。学生对化学实验是不是有参与的热情,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便能在手脑并用之时充分活跃思维,进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的综合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热情,教师要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亲自上讲台做演示實验,以上讲台做演示实验的自豪感推动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化学实验。教师还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选择地将一些演示实验衍化为分组实验。如对镁条的燃烧、CO2通入石灰水、酸碱溶液使指示剂变色等实验进行创新性设计,组织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分析,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情感认知。

3.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出于对知识传授体系和学生实验能力的考虑,初中化学教材编排的实验绝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由于验证性实验在操作和结论上先入为主,难以让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而探究性实验没有固定的模式,结论也充满悬念,为深层次的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初中化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出发,把有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开动脑筋,探索分析实验规律。如我们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这一验证实验转化为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仪器、观测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这样的探究性实验没有先例可循,学生既在实验中自主获取了化学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4.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受初中实验条件的限制,一些器材和药品比较昂贵的实验、实验材料有毒或实验产物污染严重的实验、涉及物质微观结构以及实验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还无法正常开出,只能由教师用语言讲述出来。由于学生难以从中建立科学的化学模型,严重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将难以在课堂操作的化学实验过程以生动逼真的动画和影像呈现,实现了直观媒体信息的交互传输,使学生能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科学而严谨的概念与知识体系。如初中化学实验无法表现“原子的结构”,我们就可以利用Flash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将原子的微观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的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强化对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遵循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以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与高效,推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王同科.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5(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探究性实验多媒体技术学习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浅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功能及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