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太极拳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有效调节

2015-06-11 17:57王建军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状态体育教学

王建军

摘 要:有关研究表明,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在武术进校园的大好机遇下,通过练习简化太极拳可以使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积极有效的调节,这对引导学生建立健康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简化太极拳;心理状态;有效调节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大量的个案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心理卫生问题较为突出。在武术进校园的大好机遇下,大力推广简化太极拳不仅能够成为现实,而且通过练习可以使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得到积极有效的调节。这和简化太极拳独特的运动风格有关系。一些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太极拳是目前一种较好的能通过形体运动调节不良心理状态的运动形式。

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是由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感情的唤醒状态,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是一种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心理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精力感和幸福感两个方面;消极的心理状态包括抑郁、疲劳、惊慌、愤怒和紧张等情绪,消极心理状态所包含的这些情绪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人的某种心理状态一旦被某种因素唤起,它能持续较长的时间,而且具有稳定性和弥散性特征,并在一定时间段里会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的时候,往往会以这种特定的情绪审视周围的各种事物,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心理状态的好与坏,不仅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而且会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持续良好的情绪和情感能促使人们对事业充满追求,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生充满畅想,对自己充满信心;在这种状态下的人,思维活跃,富于创造,爱好广泛,行为积极主动,乐于交往,并能与人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友好关系。反之,一个人如果处在持续的消极情绪和过度的情绪反应中,将会严重影响其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危害他的身心健康。因此,探讨分析目前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特征

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处于尚不成熟、还不平衡的阶段,因而呈现出一个极不稳定的动态过程。在这个特殊的心理阶段中,由于他们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事件、学习成绩的优劣变化、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批评与表扬、运动竞技中的胜负转换、人际关系中的磕磕碰碰、身体状态的发育变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引起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或长时间影响其学习状态,或短时间内不时打乱他们的生活计划,进而造成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消极态度。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对这种不良心理现象进行调节,很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进而诱发各种突发的恶性事件。如果能早发现,就可以尽早获得帮助、梳理和调节,防范不良后果。

二、简化太极拳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有效调节

通过课题实验,对相关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练习简化太极拳对中学生心理状态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

1.简化太极拳对中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实验统计与比较发现,练习简化太极拳以后,有46%的学生感到精力更加充沛。这说明练习简化太极拳对大部分学生的精神和情绪会产生积极影响。其实,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养生之道就十分重视精神、情绪的调养。太极拳锻炼能对大脑进行特殊的训练,恰好起到调摄精神、陶冶性情的作用。结合简化太极拳的发展和太极拳的拳理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太极拳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文化沉积。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于1955年组织太极拳专家在继承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去繁从简,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太极拳的健身性和大众性而编排的。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有人用菲莫夫校正法测定打拳前后大脑皮质的工作效率,发现练太极拳有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从精力的数据上也反映出大部分受试者打拳后感到精力充沛。

2.简化太极拳对中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练习太极拳时,不仅要求练习者的动作圆滑、连贯,还要求匀慢速地运动。从广义上来讲,太极拳也可以算是一种“气功”,外动内动结合,意、气、形、神,高度和谐统一。气功练习注重调心、调息、调身,这里所谓的“心”,实质上就是精神意念,属于生理学上的高级神经活动范畴,是大脑的功能。练习太极拳时的调心,就是要在练习时把精神意念高度集中到拳路上来,排除心中一切杂念,使人的大脑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的安静状态,这样就会使注意力转移,从而忘掉那些失意、压抑以及悲伤等不愉快的事情,而这种精神转移对调节中学生抑郁、愤怒、慌乱的不良心理有良好的作用。太极拳调心、调息、调身的内容确立了练习时必须慢速度练的原因,因为调心、调息、调身不可能在中速或快速中进行,而且调息的过程中还必须要使呼吸做到细、长、匀、深,整个运动过程耗能极少,运动结束,习练太极拳者普遍会觉得身体轻松、精神爽快、疲劳消失。

中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运动形式快捷多样,速度追求大幅度、快节奏,这与简化太极拳练习呈现出柔缓均匀的运动特点截然不同。简化太极拳练习的这种特点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相对兴奋的区域。因此,简化太极拳练习时皮层相应的兴奋中枢,会随诱导的作用降低由于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引起的相应中枢的兴奋水平,这便从神经中枢的层面缓解了愤怒、抑郁、慌乱、紧张和疲劳等消极情绪。

總之,现代社会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社会又极为重视人们的行为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中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平衡、科学发展,在中学生中推广并学习简化太极拳,有着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邓永明.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研究[J].现代康复,2001(19).

猜你喜欢
心理状态体育教学
浅谈主持人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应关注自己的亚心理健康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