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关注学生的“努力”而非“聪明”

2015-06-11 22:21马腾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用功学习态度挫折

马腾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正要著作,这本书按章节依次阐述了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大脑工作就像基本原理。其中许多原理对我们来说并不新鲜,如“事实性知识很重要”“练习是必要的”等等,但更多的是我们在以前教育学、心理学学习中所没有接触的观点,这些观点建筑在大量的案例和数据的基础之上,新颖而深刻,读来颇有收获。

其中引发我思考最多的是第八章内容:怎样帮助“慢热型”的学生?在这一章中,教授通过对比分析告诉我们:智能是可变的,我们可以提高智能。对于智能态度很重要。在孩子们形成对智能和能力的看法的过程中,有一个因素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那就是表揚孩子的方式。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教师会表扬某些孩子。而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真聪明!看到孩子听到这句话欣喜的面容,我们不会想到,这其实是在把孩子引向一个误区。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第八章中,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通过表扬一个孩子的智能,我们其实让他知道他能做对是因为他天生聪明,而不是因为他多用功,学生很快就能由此推导出做错题是因为笨。因为能力受到表扬(“你很聪明”)比因为努力受到表扬(“你很用功”)的学生更容易持有智能是一成不变的看法,后者更容易认为智能是可变的。教授的论断并非是一己之见,而是得到更多科学实验证实了的。据美国心理学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介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们选择412名11岁的儿童进行了6次实验发现:那些被誉为聪明的孩子恰恰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将好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不愿再努力选择新的和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而那些被夸奖学习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则富有持久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他们认为智力及能力是通过学习来提高的,从而更愿意承担风险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的确,孩子的聪明人人喜欢,但孩子的努力更值得让我们夸奖。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是成功的先导,能使人的意志磨炼的如钢铁一般。努力,一旦成为生活习惯,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任何困难和挫折都压不垮他。

更多地关注努力,而非聪明,就是我在这本书中得到的启示,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的收获。

参考文献:

张慧.学生学习动机和激发策略.赏识你的学生,2005(2).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用功学习态度挫折
挫折使我更坚强
用功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生活需要挫折
倒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