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11 22:21王晓琴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导学案课程改革

王晓琴

摘 要: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导学案摒弃了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导学案;课程改革;编写教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学案教学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学案作为载体,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自觉主动性,进行主动知识建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化学教学中学案教学的好处

学案由教师提前编制,课前分发,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学案,使学生在上每节课时都有目的、有针对地去学习,构建最初的知识体系。同时能及时有效地跟上老师去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经过学生提前思考过的问题在上课时候,学生能更加自信地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大家。

高中化学知识相对抽象,不容易理解,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教材—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感觉化学知识枯燥,没有兴趣,学习困难。运用导学案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学案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化学的学科特点是乱、琐碎,系统性、逻辑性不是很强。学案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把一学期的学案,做一整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复习阶段查缺补漏。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的预习反馈信息,使教师上课更加有针对性,课后及时巩固,让学生感受到这节课的收获,同时可及时地让教师获得反馈信息,让今后的练习更有针对性。

二、学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学案中的问题要环环相扣,跳跃性不能太强,从而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设计学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能找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以问题的解决为整个学习的推动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编写学案要熟悉整个教材综合体系,把握教材的深浅度。熟悉新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同时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才能编写出学生需要的、能提高学习兴趣的学案。

学案教学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落实。同时也能打造高效化学课堂。虽然导学案能够合理顺利地开展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衣敏之.幾种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化学教学,2004(3).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导学案课程改革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