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探讨

2015-06-11 22:21姜海森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教育工作者红色

姜海森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障。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高中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新变化,而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旧面临一些问题,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因此,进一步完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

一、适应高中学生的接受心理

在运用红色资源时,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因势利导,主动适应学生的接受心理,有机结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从而不断调节高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帮助他们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消极走向積极、从接受走向创造。因此,在选择及运用红色资源的教育内容时,要着重突出红色资源的时代感、传承性,具体性、形象性。首先是时代感、传承性。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标志物、纪念地及其承载着的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归入红色资源的范畴,向学生提供独具时代感的红色资源,促使资源的时代性得以体现;将中国近代史上拥有代表性的、主题为爱国主义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等历史文化遗产归纳到红色资源的范畴,以充分体现红色资源拥有的传承性,实现资源的有效运用。其次是具体性、形象性。中国有很多各种类型的纪念馆、纪念堂等,里面珍藏着数量不等的革命文物以及文物复制品,包括火炮、印章、梭镖,以及一些打过补丁的、革命先辈们曾经穿戴过的衣裤鞋袜等,这些革命文物充分反映出革命先辈们所处的艰苦的生活环境、斗争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此时就可以通过图片资料的方式为高中学生展示这些宝贵的、富含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有效唤醒学生的思想情感及感性体验。

二、适应高中学生的网络心理特征

当前,网络世界是高中学生真实学习生活场景以外的一个重要场所,势必会变成教育工作者有效运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做到:第一,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努力强化教育科学性。较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信息生动、教育资源集约、教育时间随机、教育活动自主、教育环境虚拟等都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与此同时,青少年在认知网络方面也跟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有所不同。这一系列特点都是教育工作者在运用红色资源时必须好好把握的,以强化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第二,关注高中学生网络心理需求上的差异性,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对于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有效运用多彩而丰富的红色资源来更好地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差异性,切实做到教育工作的有的放矢。如部分高中学生喜欢看抗日题材的相关电视剧、电影等,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在一些红色网站上专门设置资源库来搜集红色影视剧集,以供学生随时在线观看、下载观看;部分高中学生喜欢诗词书画作品,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搜集、整理一些革命将领们的作品,并展示给学生,促使他们更加立体化地认识先辈们令人敬服的革命生涯;部分高中学生喜欢听一些红色歌曲,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根据年代、地域、主题等把革命歌曲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通过红色网站展示给学生,以供他们学唱等。

三、倡导高中学生要理性务实爱国

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的青少年始终是最具爱国热情、报国热情的群体。如青年学子就是五四运动的主力,他们的爱国精神、不畏黑暗和强暴政治的精神、敢于为正义和真理而战的精神等都值得高中学生学习。首先,在思想上引导高中学生了解爱党、爱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之间的一致性,把红色资源作为说服力最强的教科书,向高中学生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行动中引导高中学生理性务实爱国,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的重要前提和要求之一就是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要求学生牢记空谈误国,要在实践过程中坚持实干兴邦。

红色资源蕴含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拥有强烈的、超越时空的震撼力、感染力、影响力,还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及异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红色资源,能促进培养高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高中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提高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是当前强化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教育工作者红色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追忆红色浪漫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