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

2015-06-11 06:08徐能飞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学习兴趣德育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应贯彻“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并同时开展德育教育,实现育德育人。

关键词:教育理念;学习兴趣;德育

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依据新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展以“健康第一”“快乐学习”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育教学不仅要发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职能,更要发挥体育教育的功效。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体育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促进学生成长

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新的理念可以说是贯穿整个教学的核心。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心理、道德三方面,而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开展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保障。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传统观念,让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将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将具体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坚持“快乐体育”的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家冯德全说:快乐不仅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是人生幸福的主要目标,还是成才和成功的主要动力。快乐学习往往能事半功倍,体育教学应该贯彻快乐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开心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在快乐的环境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

1.良好的情绪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良好的情绪对学生学习体育课程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责任心和积极的情绪能让学生更快地投入课程学习,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一次因为教师身体不舒服,看到学生对篮球的练习不到位,就发火了,学生当时可能由于畏惧心理,看起来都很认真,可到了一次测验时,别的项目学生都做得很好,就那节课的篮球技巧掌握不到位,通过反思和学生沟通,学生反映那节课只知道老师很生气,其他都没有记住。从此,我们明白了不良情绪对学生影响有多大。

2.良好的情景让学生乐学

教学应当在一定的情景下开展,让学生不直接接受生硬的知识,而是要通过有趣的形式呈现知识,让学生在环境中体会知识。

例如,在课堂上一开始我们应该开展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融入知识的学习。现代体育教学更加灵活,教材设置了很多可以结合地方体育项目的课程,为此,我们可以将一些地方新的体育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激发情趣,积极参与,让学生“活”“乐”学。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改变以往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关注求真、创新的品质。新课程教育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的主题意识得到发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设定注重学生发展的目标,灵活引用教材,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

四、坚持“终身体育”的理念,培养学生习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更多地投入生产和劳动中,越来越多的人群被解放出来,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也在降低,尤其是现在城市人的生活更具现代性,长期地参与体育活动,或者爱上一门体育运动对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学生作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形成终身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终身体育就是一人一生不断地开展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形成终身体育运动习惯。

例如,我教育学生一定自己要一项自己爱好的运动,让学生自觉锻炼并可以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一项考核,并且希望学生能将自己的运动变成一种习惯,哪怕是最简单的跑步、篮球等。

五、坚持“体育教育”的理念,实现育德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提出由“体育教学”向“体育教育”的转变。一字之差体现出了巨大的差别。体现出了体育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品质,交给作者做人的道理,即实现德育的渗透。

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让我们开展德育教育,如在體育教学中最常练习的就是站队的练习,这个看似平常的教学过程,如果教师利用好了可以锻炼学生的纪律性、行动性及团队精神;在篮球竞赛中通过比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让班级凝聚力更强,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努力拼搏、积极向上。

总之,新课程下的初中体育需要用新的理念去武装,在教学的全过程贯彻“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而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并同时开展德育教育,实现育德育人。

参考文献:

赵立柱.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J].学周刊, 2012(23).

作者简介:徐能飞,男,1982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就职于浙江省临海市学海中学,研究方向:初中体育教育教学。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学习兴趣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