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精神家园下农村富裕病的共性论析

2015-07-09 10:46孙科峰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村对策

[摘 要] 当前农村中不少人滋生了 “富裕病”,如建庙热、建房热、建墓热、吃喝热、赌博热等,其有传统文化、心理需求、经济因素、社会治理等共性特征,必须应对解决。

[关键词] 农村 富裕病 对策

[中图分类号] D6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006-02

1 共性解析

1.1 传统纠结

1.1.1 生活生产迫于 一是村民时间的充裕与出行的自由。农户的小农生产、冬节的闲散这些为赌博、建房、建庙、吃喝、修墓等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条件。二是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与无奈。转型时期的社会多元化纠结,矛盾的交汇,产生了错位信仰修坟建庙,喧泄吃喝赌博。三是生产方式的落后,科学意识的薄弱,严酷的自然环境,贫乏的物质生活,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向神灵借力,求赌博致富。

1.1.2 心理情感需求 一是精神慰藉的需要,带有强烈的功利特征。贫困农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相对封闭,村民科普知识贫乏,生活方式单一。村民在每年都要多次到信仰活动场所祭祀、祈福,以求好收成。平素常会聚集村庙,以半信仰半娱乐的各类活动来打发时间,丰富生活。修好坟使人死之后安葬到风水好的地方,就能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二是攀比心理的存在。如在农村对于贫富的衡量标准往往就是住房,拼命地将自家的房屋建造的更好更漂亮,以彰显自己的财富,在村人中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尊重。婚丧嫁娶、大操大办 、建庙出钱、修墓炫富同样道理。三是从众心理,入乡随俗逐流。有些农户有一定有科学知识,对建庙修坟等反感或反对,但迫于周围环境,如宗族势力、邻里关系等不得不违心交钱参与。

1.1.3 历史惯性传统 尤其是现在,农民致富的速度日益加快, 一些有头脑的农民比他人率先富裕起来了,对已叶落归根的心态,对子便把钱用在为子孙建楼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庙上香能保佑自己及子孙平安发达,而传统迷信思想更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死后有一个好的阴宅,也能舒适和安稳。

1.2 经济因素

1.2.1 为挣钱 在今高房价下存钱不如建房,无论建好的房子是用来居住还是当作投资都划算,在农村建房似乎就成了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土地无疑就是一块香饽饽。城市居民没有这样的条件,但农民却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农民比城市居民更加接近土地,更容易利用土地来牟利。各地修庙中“神头”是积极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其中不乏经济因素。建庙、赌博、修墓等背后都有经济利益的影子。

1.2.2 钱多了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国现有劳动力相对稀缺。从经济学讲,当稀缺资源量少需求大时,价格上涨,而今不乏有农民工工资月超过10000元月的个案。农民手里头钱多了,相应也会产生一些负效应,影响社会活力。钱多犯“病”是共有的经济基础。

1.3 社会失范

1.3.1 文化缺失 与经济发展相比,当前一些地区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农村的文娱设施非常落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农民缺乏应有的文体娱乐设施。相当多的农民在物质富裕和文化缺失的“剪刀差”下,精神养分更显贫乏,为农村富裕病的流行产生可观的群众基础。

1.3.2 思想多元 当前农村的经济、社会事业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道德水准下降、腐败浪费、社会不公等负面现象。利益的多元化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面对急剧的社会变化,许多人感到困惑、迷茫、失望,开始向宗教、吃喝、赌博、修坟等寻找寄托。

1.3.3 引导不当 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房产政绩工程是农村建房的有力推手。二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优先、市场发展,造成金钱至上认识偏差,为农村“富裕病”火上加柴。三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相对宽松的政治与信仰环境,为农村“富裕病”形成了思潮。

1.4 治理失规

1.4.1 管理缺位 一是社会监管不力。对正能量在某个时段弘扬不够,治理不到位。如对占大多数的民间信仰场所管理缺位;私自建房治理不严;吃喝风中政府官员示范不良效应监管失位;赌博行为中处罚力度不够。二是土地监管不力。一些农村对私建房屋、火葬管理几乎停留在纸面上,而法律法规上对修坟造墓也缺乏相关的条文。

1.4.2 保障不足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保障层次低、覆盖面窄、管理不规范、手续烦琐等问题,在公共设施、养老、医疗、服务等领域尤为突出。当农民因年老、疾病导致生活困难,很难依靠社会力量得到解决时,自然地想到神灵庇佑。

2 对位治理

2.1 深入宣传教育弘扬正能量 ,加强示范引导倡导绿生活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破除迷信思想。二是提倡“适度消费”。三是倡导绿色生活。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精神家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中国梦”“我的梦”,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2.2 严肃法纪,监管有力 一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八项禁令等法律法规,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处罚。二要规范农村土地使用审批程序,对乱占农村的土地,实施严格执法监督。三要严禁各级党政干部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组织或参与各类建庙、修活人墓、赌博、乱建、大吃大喝等活动,一经发现严查严办,从而以党风带民风转社会风气。

2.3 统一谋划规划,加强社会治理 一要加强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户建房、墓区都不在乡村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在选址和建筑规模上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因此,对县以下小集镇统一规划,集中修建。二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用社会组织、乡规民约遏制农村“富裕病”的蔓延。三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富裕病”方面整治专项行动,对辖区内进行“拉网式”清查,不留死角,集中整治,以点促面。四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高楠 邓中豪 李春惠.媒体暗访农村赌窝:吃喝赌贷一条龙 输赢瞬间上万.半月谈网.2014年12月07日. 10:29;

[2]赵春晓. 对农村“建房热”现象的思考 — — —以嵊州市为个案. 经济与社会发展[J].2010年第6期;

[3]黄铁苗 孙宝强. 活人修墓的荒唐. 南方日报[N]. 2005年06月09日;

[4]孟令国 高 飞 朱鲲鹏.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下的乡村“建庙热”原因论析 —— — 以温岭石塘民间信仰为例. 台州学院学报[J]. 第32卷第1期.2010 年 2 月;

[5]杨华山. 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民间信仰状态研究—— — 古寨山玄帝信仰个案分析.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J]2010 年第 4 期.

作者简介:孙科峰(1972-),男,临洮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