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2015-07-09 10:46李莹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

李莹

[摘 要] 以剑川县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例,针对当前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整体水平较低的现状,分析县域电子商务普及度低、农产品制约因素、物流配送体系滞后和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问题,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 农产品 电子商务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016-01

在新技术和模式创新驱动下,电子商务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形式和流通方式,并在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根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网上消费群体增长迅速。初步测算,上半年交易额约为5.66万亿元,同比增长30.1%。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半年度环比增长7.9%,相当于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电子商务正在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引擎。

1 剑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 优秀的历史沿革和区位优势,农产品电子商务大有可为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总面积2250平方千米,白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2%以上,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稻耕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位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当中的南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逐渐成为云南西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当前,剑川县努力提升生产力水平,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剑川倡导的健康、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是未来电子商务商品交易的市场热点,推动剑川高原生态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将当地优势资源与电子商务平台相结合,必将有效发挥区位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县域品牌宣传,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1.2 政府主导,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2015年,剑川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市场开拓指导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找准切入点,联动商务、旅游、农业、电信、邮政、供销等相关部门,编制了《剑川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以剑川县内的木器木雕,石雕石材、高原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业为重点,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力求充实和巩固剑川产品在国内龙头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的交易规模、店铺数量和品牌理念。同步搭建本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体系。有效引领全县电子商务发展,为剑川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开创一条全新的路子。

1.3 政府重视,大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近年来,剑川县扎实开展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重要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编制《剑川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剑川老君山高原特色农业片区发展规划》。在全县区域化、标准化种植马铃薯、中药材、芸豆、松茸、蔬菜、香葱、地参、玛卡和水果基地5.5万亩。采取土地流转、反租倒包、协会推动、专业公司建基地等方式,整合土地资源,建成规模化种植基地。

做好“三品一标”工作。充分调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种植、养殖协会申请认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和协会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打造地方品牌意识。

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示范社创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73个,力争到2017年创建县级示范社40个,申报州级以上示范社12个以上,参加合作社农户覆盖面达30%以上,30%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

2 剑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区域电子商务意识淡薄

剑川本地具备电子商务知识的人才积累不足,未形成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缺少对于行业发展前沿趋势的及时跟进,难以形成持续性的人才积累和传递,将成为近年很难突破的瓶颈。相应的,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意识也很薄弱,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的认识不深,企业无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大多数交易只是通过企业下游代理商或者个体商户开设网店等形式来实现。

2.2 电子商务发展宣传相对滞后

当前信息爆炸的商务领域,农产品在网络营销进程中需要一定的营销资源。剑川的特色农产品需要相对较大力度的宣传和投入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认知和关注。当前剑川虽然已经有几个电子商务企业的支撑,但在国内龙头电商平台的声音仍然不够响亮,整体的商品推进仍然比较零散,缺乏对于剑川品牌的聚焦度和关注度,因此无法将剑川与电子商务形成组合搜索。

2.3 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农产品电子商务分3个层次:初级层次是为农产品交易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中级层次不仅提供产品介绍,还提供供求信息、价格行情、在线客服等,但未实现交易资金的在线支付,资金的支付还依靠传统的邮局或银行实现,即所谓的线上联系,线下交易;高级层次的电子商务不仅实现农产品电子商情的网上发布和农产品在线交易,还实现了交易货款的网上支付,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目前剑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以第二种层次为主,如利用腾讯QQ、微信好友等平台,依靠“口口相传”的模式发布农产品信息,而真正的交易仍是在线下进行的;另一部门相对高级层次的电子商务也都是借助淘宝等第三方交易平台来实现;真正拥有自主技术力量搭建网上支付系统的农业主体几乎不存在。

2.4 缺乏有力的物流配送体系,可纳入交易的农产品种类较少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剑川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多为个体经营,受资金、人力、规模的限制,未具备专业的物流服务能力,难以支撑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需求。而生鲜农产品保鲜期短,在运输途中易出现受损、变质等问题。调查显示,目前剑川县涉及电子商务的农产品有中药材(鲜货)、中药材(干货)、马铃薯、水果等。以个体经营居多,没有能力做到规模化、正规化冷链物流运输,无法规避运输途中变质等风险,导致可纳入电子商务交易的农产品种类较少,限制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普及。

3 剑川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措施

3.1 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和企业培训力度

由政府牵头,整体联动商务、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等部门,加大电子商务招才引智及人力资本投入,重点培育和引进电子商务发展急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扶植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用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化普及培训,辅助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化发展。通过鼓励创业工程,培育一批个体创业型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企业,构建高效、全面的电子商务环境,鼓励经营、管理创新,带动整县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3.2 统筹农业信息服务,包装打造剑川农产品高端品牌

依托剑川县现有的“剑川县农业信息网”、 “剑川县新农村建设信息网”等网站和“三农通”手机短信、“三农无缝覆盖系统”等服务平台,做好剑川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提升其知名度。学习褚橙、新疆核桃、东北人参等特色高端商品的经验,充分利用剑川高海拔、强光照、良生态、多物种、高品质的高原特色农业优势,生产剑川的松茸、地参、玛咖、芸豆、特色马铃薯、高原粳稻、冷水鱼等优质特色商品,同时进行“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等认证。结合现有的知名品牌和线上需求特征进行高端化品牌包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方式在顺丰优选、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网、1号店等平台进行推送。

3.3 建立完善的物流支撑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

由邮政等部门牵头,制定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仓储集散中心。整合、利用好县内现有的快递资源,引入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提供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服务模式,以提供专业领域的物流服务能力,支撑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需求。

猜你喜欢
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