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县域农业大发展

2015-07-09 10:46邹兆芳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牧民农业农村

邹兆芳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034-01

近年来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丰县)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先后引进一些农业项目,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机制管理建设方面我们还存在差距,某些方面还不能形成有效的合作运行机制和高效农业管理模式,不能更加有效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此,自治县农业发展要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把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劳务输出作为主攻方向,以实际举措,推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

1 自治县县域农业发展状况

和丰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塔城地区东北部,县境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207公里,总面积约为30590平方公里,县域农业产业结构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发展型产业经济结构模式,畜牧业有效草场面积达1900万亩,现有农业耕种面积约18万亩,其中畜牧业生产所占比例为41%。全县总人口5.8万余人,以蒙、汉、哈三种民族为主,占总人口比例的91%,农业人口共2.9万余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7余人。我县通多年的长足发展逐步形成南农、北牧、中工的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历届县委、政府领导对科教兴农都非常重视,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县作为振兴当地经济的主要战略措施。

2 自治县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任务

和丰县农牧区差异很大,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任务繁重,县委政府要求各乡场要立足实际,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强化科技兴农,坚定不移地走现代畜牧和有机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子,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县域农业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好步、开好头。其任务大体上体现四大方面,一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做好乡村建设规划。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四是力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步伐。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一核心,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投入提高农牧民素质为主要方面的措施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3 提高发展现代农业举措

3.1 依托科技进步,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自治县“南农、北牧”农业产业格局,最主要的因素是由自然地理资源环境所致。当然也是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须的。我县农业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目标,稳定粮食耕作面积,增加棉花等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发展优质高产饲草料,促进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要围绕"优质高效"和适宜加工的品种开展。为此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调整技术推广的重心,根据加工业的需要,加强专用原料品种开发和技术推广;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建立和完善检测手段,促进优质优价和专业化生产。北部各乡镇继续发展苜蓿种植,把饲草料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南部一乡一镇及察和特开发区继续抓好棉花种植,“十二五”期间达到18万亩。察和特生态农业开发区要继续加强基地设施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以绿色、有机农业为主,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创立品牌,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15万亩土地开发任务。

3.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畜牧支柱产业。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整体推进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进一步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饲草料基地,加强草场建设保护和牲畜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其中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要坚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并做好品牌化发展意识,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专业化、商品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向专业化生产转变,逐步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系列化生产。使我县农产品的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向发展,建设畜产品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3.3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要依托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资金,要进一步加大对棉花加工厂、县绒毛分梳厂、江格尔肉联厂、查乡大棚蔬菜合作社等县内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新技术,培育壮大县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大力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建立合作社及农牧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使农牧民和市场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牧民增收。要注重发展农村专业协会,提高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村家庭经营应对和抵御市场竞争风险的能力。要做好活畜交易市场的组织引导,规范动作程序,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农畜产品转化增值,促进农牧民增收。

3.4 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瓜果由单一的春提早向秋延晚和冬季生产发展,实现了由一季向多季生产,由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的转变。我县设施农业开展虽说发展筹划较多波折,但是通过确立发展的主观努力,基本形成了具有远景潜力的设施农业经济区域版块。对照农业大县实事求是地讲,在发展的客观依据上,我们应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扩大项目引资,就应该以此为依据,打好打响资源牌,坚定树立抢抓机遇的干劲和魄力,对看准了、定下来了的发展思路,必须坚定不移,千方百计,彻以贯之。

3.5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和跨区流动,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牧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去年,我们通过狠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增收489万元,带动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334元,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做好引导和就业技能培训,支持农牧民从事农畜产品的储藏、加工、运销,鼓励农牧民进城从事农业及非农等行业,不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和组织,通过典型引导,宣传教育,增强农牧民的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引导农牧民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不断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努力增强广大农牧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本领,使之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4 观念、管理性服务建设

4.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借鉴大农业地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争先进位、特色发展的势头强、成效好、做法新、经验多的模式,学习先进地区设施农业区域布局发展的经验,关键要从主观层面上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把解放思想落实在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上,落实在认识问题和谋求发展的方法上,坚定加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思想大解放促进经济大跨越。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加速发展,将学习别人的长处营造于“解放思想、创新创业、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浓烈氛围,奋力推进和丰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和谐发展,不断开创和丰县加快建设步伐的新局面。

4.2 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型环境建设方面。虽然自治县近几年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优惠政策,致力于服务型职能,实施积极地服务性职能平台,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了诚信宣传活动,但软环境建设总体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机关干部的思想还没有完全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无论是开展执法检查还是管理咨询,命令多,服务少。在诚信建设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制度建设步伐较慢,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部分服务型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为此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责任心,尤其针对农区建设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服务型职能的转变。许多地区积极把握产业化发展和特色规模化开发的机遇,解放思想,探索务实创新,经济社会呈现出历史上发展的最平稳上升势头。我们要促使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持续上升,争取大项目及外向型建设持续启动、加大科技攻关服务步伐、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农林生态业建设,促使农业区域产业一体化开发建设的进一步到位。

猜你喜欢
农牧民农业农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