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冬春厩肥的积存方法

2015-07-09 10:46路培林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路培林

[摘 要] 厩肥是家畜粪尿和垫圈材料、饲料残茬混合堆积并经微生物作用而成的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本文就本县畜牧家畜圈养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就冬春厩肥写出相关积存方法,希望对农家冬春厩肥的积存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 挥发损失 垫圈材料 改良结构

[中图分类号] S1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91-01

冬春季,各种家畜入圈饲养,是大量积存厩肥的好时机。为保证多积肥、积好肥, 必须讲究方法,合现积存。为此,要做好三点:1. 合理选用垫圈材料,垫圈材料应选用吸水、吸肥能力强的如稻草、碎秸秆、草末、干细土和草皮等。2.合理堆存, 厩肥堆积的目的是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与合成作用,使新鲜的厩肥形成较多量的腐殖质和可溶性有效养分。3. 加适量磷肥,保存氮素。加入磷酸盐后,磷肥中的硫酸、磷酸与厩肥中的氨结合,生成不易挥发的硫酸铵和磷酸铵,减少了挥发损失,因此起了保氮作用厩肥也叫圈肥、栏肥。在家畜圈内、栏内垫草、垫土、垫稻秆等,经过家畜的活动而沤成的有机肥料,都叫厩肥,是家畜类尿与其他材料混合堆积而成的一种农家肥。具体是家畜粪尿和垫圈材料、饲料残茬混合堆积并经微生物作用而成的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各种营养元素。各种畜粪尿中,以羊粪的氮、磷、钾含量高,猪、马粪次之,牛粪最低;排泄量则牛粪最多,猪、马类次之,羊粪最少。厩肥的主要作用:⑴厩肥含营养物质丰富。⑵合理施用厩肥能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⑶合理施用厩肥能改良土壤结构。(4)合理施用厩肥能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冬春季,各种家畜入圈饲养,是大量积存厩肥的好时机。为保证多积肥、积好肥, 必须讲究方法,合现积存。冬春积存厩肥,一般采取圈内积肥圈外堆存的方法。为了保证厩肥质量,应抓住三条:

1 合理选用垫圈材料

在农村,很多农户习惯用干草木灰作垫料,很不科学。因为草木灰呈碱性,能加速粪尿中氮的挥发损失,同时造成草木灰中钾的浪费,降低肥效,也不利于草木灰中钾素的保存,是极大的浪费。我国北方中多以土为垫料,故称为“土粪”或“圈粪”,南方多以秸秆或青草为垫料。故称为“草粪”或“栏粪”。以土为垫料的称“土粪”。用草作垫料的称“草粪”。垫料的种类有很多,有禾谷类、豆科的秸秆、泥炭、肥土、干河泥、草皮等。它们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同时本身也含有一定养分。因此垫圈材料应选用吸水、吸肥能力强的如稻草、碎秸秆、草末、干细土和草皮等,用土垫圈时,要掌握好土粪比例,一般以1:3-4为好。才有利于吸收尿液和保蓄氮素。增加垫料,既增加积肥量,又提高肥效。

2 合理堆存

为了多积肥、积好肥,应勤垫料勤起栏。厩肥堆积的目的是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与合成作用,使新鲜的厩肥形成较多量的腐殖质和可溶性有效养分。贮存厩肥应根据用肥季节的早晚,采用不同的堆积方法,以调节肥堆内的水分和通气状况,控制肥料的腐熟速度,其堆积方法有两种。1.紧密堆积法:又称冷厩法。此法适用于用肥季节较远,具体做法应紧密堆积,将肥堆压实,堆外面撒上碎土覆盖,并适当多加些水分,减少堆内空气流通,有利于有机质的缓慢分解,减少养分的损失。此法的缺点是:由于紧密压积,通气情况不良,厩肥进行嫌气分解,一般要堆积2~3个月才达到半腐熟状态,5-6个月才达到腐熟状态,时间较长。优点是温度低,发热量少,加上较紧密,氨气不易挥发,有机质消耗少,最后得到的腐殖质多。若用肥季节临近,堆存时间不需过长,则应采取疏松堆积法:又称热厩法。具体做法是:不要压紧,使它在疏松通气的条件下发酵,几天后温度可升高到60-70℃,如果第一次肥料不多,堆高还不够,可在堆上继续堆上第二层,第三层。此法的优点是:由于空气流通,好气性保证堆内有适宜的水分和适当的通气状况,促进有机质加速分解,充分腐熟。肥料上堆后,应在肥堆外部抹一层6厘米左右厚的泥土。以防止可溶性养分的流失和挥发脱氮。

3 加适量磷肥,保存氮素

厩肥在贮存过程中,因微生物的作用会使氮素挥发损失。为了减少厩肥存时养料的损失,除防止厩肥在畜舍或堆积场所渗漏汗液外,在厩肥堆积时加入附力很强,可以吸收氨和其它养分。加入磷酸盐(磷矿粉、过磷酸钙等)如果加入磷酸盐后,磷肥中的硫酸、磷酸与厩肥中的氨结合,生成不易挥发的硫酸铵和磷酸铵,减少了挥发损失,起了保氮作用。另一方面厩肥中增添了磷素,为微生物的旺盛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微生物繁衍就能吸收更多的氮素,使氮素由易挥发的无机氮变为有机态氨,从而被保护。据试验,不加磷肥的厩肥贮存4个月后,氮素可损失45.4%,当加入4%的过磷酸钙后,仅损失3.1%了。厩肥中加磷肥,既增加厩肥中的磷素含量,又可提高磷肥的有效性,即“保氮又解磷”。一般磷肥的用量,以占厩肥重量的3-5%为宜。堆存前充分拌合。此外,还要密封覆盖,以免日晒雨淋,千百万氨的挥发和养分的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