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州市林业坡地经济现状及对策

2015-07-09 10:46陈志峰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坡地经济林典型

陈志峰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07-01

前言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区位优势明显,气候、土壤处于南北过渡地带,光照充足,适宜核桃、花椒等经济林生长发育。

1 林业坡地经济发展现状

全市现有核桃林10万亩,核桃栽植5年后有收入,8年后进入盛产期,亩收益在5000元左右,收益期长达50年以上。核桃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国内外消费需求高,市场前景广阔,群众经营种植的积极性很高。以核桃、花椒为主的林业种植采摘经济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全市具有发展林业坡地经济的巨大潜力。

2012年底,为促进山区发展、农民增收,林州市采取全面推进、突出亮点的原则,注重培育和宣传典型,用典型带动坡地经济的发展,林业坡地经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2014年,全市林业坡地经济规划栽植核桃36200 亩,花椒990亩,其它经济林960亩。

2 主要发展模式

2.1 大户承包模式

即由有实力的个人或法人承包村组等集体林地发展经济林。典型代表:怡心生态园是由在城郊乡蒿园村集体荒山建成的高标准生态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余万元,栽植陕核5号等品种核桃200亩。万泉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高标准栽植核桃等经济林1000亩。

2.2 合作社模式

即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联系相关农户,统一栽植,统一技术指导和管理的模式。典型代表有原康镇柏尖沟村,新栽植核桃530亩。

2.3 农户经营模式

即由村集体统一组织栽植,各农户自己投资管护经营的模式。典型代表有魏庄村共栽植核桃1000亩,由村集体统一购买核桃苗木和水源供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统一栽植标准;栽后由农户自己经营管理,自负盈亏。

2.4 股份合作模式

即由相关人员以各种资源入股,股份经营、协议分红的模式。典型代表有合涧镇的泽林生态采摘休闲基地,占地面积1050亩,由返乡大学生投资兴建的集经济林种植、采摘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

2.5 公益捐助模式

即由慈善人士投资造林和经营,经济林有收益后无偿返还给农户经营管理的模式。典型代表有东岗镇下燕科村,由永和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000亩优质核桃园,前5年由公司出资管护和对农户包产。5年后,公司将核桃树无偿返还给农户自己经营管理。

2.6 “公司+农户”模式

即由有实力的个人或法人成立公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农户以土地参股,挂果收益后,农户按股分红。典型代表有横水镇文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宏泰集团组建,规划3年投资2500万元建成万亩经济林基地。基地以河北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栽植1000亩核桃,900亩中药材。实行专业化管理、农户土地参股。

3 采取主要做法

3.1 加强组织。市里成立发展林业坡地经济领导小组,全面制定规划林业坡地经济发展政策、方案等。把林业坡地经济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建立领导干部任期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3.2 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倡导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良好的发展坡地经济舆论氛围。深入推进“打造全国最大优质核桃基地”建设进程。

3.3 保证投入。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以上资金,专列扶持坡地经济发展。开展坡地经济技术培训,利用2—3年时间为每村培养10名左右坡地经济专家。

3.4 典型带动。按照“典型引路、农民自愿、政府推动、服务跟进”的原则,积极参与坡地经济建设,推进规模化经营。

4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思想认识问题。少数干部和群众习惯种植传统的作物,对核桃、花椒种植没经验技术与资金;由于全市建筑业发展成熟,劳力大多从事建筑业,不愿在家侍弄林果业。

4.2 土地流转问题。部分群众受自然经济思想意识影响,把土地看成是生活的保险田,习惯于自种自收,不愿意他人转包大面积综合发展林业坡地经济。部分群众对流转土地要价高,从而加大提低流转成本。

4.3 技术服务问题。全市缺少技术推广、病害防控、林果销售、质量安全等公共交流平台。

4.4 资金投入问题。由于林业坡地经济投资较大、回收周期长,林农筹资能力较弱,政府补贴范围和标准有限。林业坡地经济信贷之友小额贷款,不能满足发展,大额贷款的担保和抵押问题难以解决,导致资金的短缺。

4.5 产品质量和销售问题。目前,全市林农标准化生产的观念不强,优质品牌意识较差,林果产品缺乏竞争力,销售渠道不畅通,经济效益易影响。

5 发展坡地经济的宜采取的对策

5.1 转变思想认识。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完善栽植管理机制。改变林农林业生产意识,实现工业、建筑业、林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5.2 创新土地整合方式。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值得前提下,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土地入股、租赁、互换、转包等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政府进行指导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办法,确保双方利益。

5.3 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市林业部门要与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我市坡地经济发展的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要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民培训,建设好市、乡培训基地,重点围绕回乡创业、在外务工人员开展培训。

5.4 创新资金筹集方式。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户互保”、“基金+农户”等贷款模式,畅通坡地经济融资渠道,扶持农民创业就业。

5.5 抓好后续产业延伸。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深加工能力,不断拉长林业生产链条,逐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5.6 抓产业拓展,实现与旅游业融合。大力拓展林业坡地经济多种功能,开发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推动与旅游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坡地经济林典型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圆》典型易错题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浅谈坡地建筑设计
幸福我一辈子
山羊坡地行走的步态分析
清明遥寄父亲
生态理念的经济林建设研究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