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2015-07-09 10:46黄艳伟齐恒林永进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技术抗旱

黄艳伟 齐恒 林永进

[摘 要] 我国的华林被林场在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抗旱造林技术得到了明显提高,植树造林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此同时,该工程也使得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得到明显的提升,进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这个案例给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而本文则主要受该案例影响,在树种的选择、对不同植被抗旱能力的分析,以及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对抗旱造林工程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抗旱 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13-01

我国地质灾害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水土流失,而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土地沙漠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植树造林。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活动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有技术上的支持,因此,做好林业工程中抗旱造林技术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干旱地区树种的选择

在干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需要对树种进行选择,适合的树种可以增加树苗的成活率。如果选择的树种,不适合当地的生长环境,那么树苗的成活率就会非常低,即使可以顺利成活,在后期的生长中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整片树种的死亡,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在进行树种的选择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地等进行树种的选择。在进行树种的选择时,可以根据当地生长率高的树种进行种植。由于该树种是当地的品种,因此能够满足当地的气候、土质等条件,符合当地的生长特点,其成活率会比其他树苗要高的多,并且与其他品种的树苗相比,稳定性也较强。因此,在干旱地区选取树种时,应优先选取本地成活率高的树种。

此外,在选择树种时,还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标准:第一,选择的树种的根系要非常发达,因为这样的树种具有很强的萌芽力,并且具有很强的拦截径流的能力;第二,树种要具有生长稳定、抗逆性等特点,树种经常会被病害虫损伤,因此,具有很强的抗病害,虫害能力也是选择树种的标准之一。因此,植树造林人员在进行植树造林以前,一定要对该地区的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做好植树造林的充足准备。

2 不同植被的抗旱能力

本文主要对三种植被的抗旱能力进行分析:第一种,阔叶类树种。该类植被的抗旱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有的抗旱能力非常强,有的却与之大相径庭,而在该类植被中抗旱能力较强的树种主要有:旱柳、国槐、火炬树、枣树等。在选择干旱地区的树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但对于抗旱性能一般的则需要谨慎考虑;第二种,灌木树种类。根据大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抗旱性强的灌木树种也可以优先进行考虑。如:山杏、黄刺梅、连翘等;第三种,针叶类树种。该类的树抗旱能力都非常强,而适合本地的树种主要有:杜松、油松、白皮松等。

3 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

3.1 做好造林前的整地工作

土地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土地的环境质量对于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进行正式的植树造林以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为幼林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在保证幼林成活率的同时,促进幼林的健康成长。经实践证明,对需要进行造林的土地进行整理,可以保持土地的水分,避免水土的流失,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此外,对土地进行整理还可以催熟土壤,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土地质量的提升。对土地进行整理,还可以将土壤中的病虫害在阳光的照射下消灭掉。对土地的整理需要提前进行,通常在进行正式种树前的三个月到一年。

3.2 采用容器苗技术造林

容器苗这种造林技术在干旱贫瘠的山区是非常实用的。山区的土壤通常较为贫瘠,而且土壤的肥力不高,常规的树种在这种地区的存活率非常低,给其种植带来难度。容器苗技术的应用改善了这种情况,促进其种植的改革。容器苗种植要求在栽植树种时,只将底部去掉,通过对根部的保护增加树苗的成活率。需注意的是在种植树苗时,其入穴深度在容器口上方的一二厘米处最佳,然后在其上面撒一层薄土,以此保持墒情。实践证明,这种造林技术比传统的育苗手段成活率要高出很多,并且在生长的初期,速度也非常快,这种技术方法已在某些地区被广泛使用。

3.3 采用覆膜技术造林

农作物种植中,覆膜技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农业种植上,在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中也可以被使用,并且效果明显,树苗的成活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土地被覆膜以后,会减少水分的流失,使土壤的湿度增加,并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温度,防止由于温度过低导致幼苗的死亡。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并且也被广泛使用。覆膜种植的具体做法为:首先,将膜剪出一道缝隙,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树苗植入之中,并要注意穴边不要高于地面。其次,将根茎与膜之间覆盖大约6厘米厚度的土,不要有缝隙。最后,对移植好的树苗浇一次水。这种方法基本可以保证树苗的存活率,因此此技术在干旱地区种植树木中非常受欢迎。

总结

综上所述,在干旱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是一件较为费心费力的事情,因此,为更好的完成干旱地区的造林活动,工作人员应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等进行调查,然后对该地区的环境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树种,利用造林技术,提高幼林的成活率,进而高质量的完成植树造林这项艰巨的工程任务。

作者简介:黄艳伟,男(1961.12-)工程师,辉南县人,在辉南森林经营局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营林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林业工程造林技术抗旱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云南:抗旱保苗促春耕
倾力支持农民抗旱浇麦保丰收
文山抗旱赋
中原众志成城驱旱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