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棚黄瓜番茄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

2015-07-09 10:46孙改梅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越夏立柱铁丝

孙改梅

[中图分类号] S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66-01

巨型棚以其棚体高、跨度大、覆盖面积大而得名,此类大棚多为竹木结构,棚内空间大,建造投资少、规模效益高,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保护地形式之一。特别是在河南省周口市2010年以来每年以近万亩的速度递增。扶沟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通过实践,摸索出巨型棚早春提前黄瓜—越夏恋秋番茄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两茬蔬菜一般亩收入18000-22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巨型棚建造

1.1 选择地块 选择土地平整、地力肥沃、交通便利且附近无大型建筑物或高大树木的地块建棚,棚周围最好临近排水渠,达到旱能浇、涝可排。切忌在低洼、易涝、盐碱和长年进行蔬菜生产的地块建棚。由于棚体高大,建棚时应尽量避开风口,以防大风吹垮棚体。

1.2 整地规划 栽培地选好后,要深翻30cm,平整后规划建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边畦1m),按纵行2-2.2m,横行1.2-1.25m距离用白灰划线,横纵线交叉点即埋设水泥柱脚的位置,向下挖35cm左右,然后埋好。按照地形的宽窄可建一拱、二拱、三拱或多拱连栋大棚。切勿任意加大纵、横排立柱间距,以免降低大棚抗风、抗压性能。

1.3 棚体结构 巨型棚建造多采用质地结实的竹竿,棚体跨度、长度因地块而定,单棚覆盖面积5-15亩。两侧高度1.5-1.7m,拱顶高度在2.6-3.5m,棚内立柱间距1.2-1.3m,立柱行距1.9-2.2m,拱杆搭建在立柱之上,用竹竿纵横连结,成为一个整体,立柱固定于下部预制好的水泥柱脚上。膜外用8-10#钢丝压膜,早春多采用二膜、三膜或四膜覆盖,外膜采用厚0.07-0.08mm的聚乙烯防老化无滴膜,内膜采用无滴地膜。

1.4 埋设地锚 埋设地锚可以使棚更坚固。具体埋法是在两竹片间、距离棚1m远的地方挖坑,至少达45cm深,然后将预先准备好的地锚埋入。

1.5 做铁丝钩 铁丝钩用来连接压膜铁丝与棚架,可用10#铁丝做成。

1.6 扣棚膜 扣棚前要将铁丝钩做好、地锚埋实,在定植前20天左右,选择无风睛天扣好大棚膜。

2 茬口安排

巨型棚一年两茬生产制度为早春提前茬和越夏恋秋延茬。早春提前茬以黄瓜为主,黄淮地区在12月或翌年元月初育苗,2月上旬定植于棚内,采取三层塑料薄膜覆盖,6月中下旬采收结束;越夏恋秋延茬番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上旬定植,11月底收获结束。

3 早春提前茬黄瓜栽培

3.1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丰产、抗病、耐低温弱光、后期耐高温、适合塑料大棚早春茬栽培的黄瓜品种,如津优10号、津优31号等。

3.2 施肥整地 每亩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kg以上、三元复合肥50kg,然后做成高20cm、宽100—110cm的栽培畦。连续种植二年以上的棚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进行土壤消毒处理。还可采用熏蒸法对棚室内部进行消毒,熏蒸前先密闭大棚,每亩用硫磺粉2kg、敌敌畏0.5kg、锯末10kg,分4-5处点燃后熏蒸24小时,以消除棚内病原体和越冬虫卵。

3.3 育苗定植 12月下旬至翌年元月上旬播种育苗,亩用种300g。用10×10cm营养钵育苗。营养土配制时,取田园土与有机肥按2:1或3: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过筛,1m3营养土中再拌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和辛硫磷乳油50ml,堆置10天后装钵播种。播种后保证地温28-30℃,一般3-4天即可出苗。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2-15℃,避免幼苗徒长。苗期保持充足水分,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宜。当苗龄35-40d,幼苗达3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选冷尾暖头的晴天上午进行,按行距50-60cm在畦面上开沟,按株距25-30cm坐水栽苗,定植密度2800-3200株/亩。

3.4 定植后管理 植株5-6叶时及时吊蔓,10节以下侧蔓应全部去除。一般在20-25节时摘心,以利发生回头瓜,并及时打掉底部的老黄叶和病叶。生长前期加强保温,进行多膜覆盖,白天温度控制25-30℃,夜间13-15℃。从出现根瓜到采收成盛期,为提高前期产量,白天保持25-32℃,外界气温达15℃以上时可以放夜风。定植后到出现根瓜前一般不浇水,进入结果期开始浇水,视植株长势及土壤、天气情况每7-10d浇1次水。盛瓜期一般每3-5d浇1次水,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次随水冲入三元复合肥或磷酸二铵10-20kg/亩,还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2-3次。黄瓜生长过程中注意防治病虫害,苗期主要防猝倒病、立枯病,后期要防霜霉病、白粉病、蚜虫及斑潜蝇等。

4 越夏恋秋茬番茄栽培

4.1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势强、耐高温、抗疫病和病毒病较好且耐根结线虫、适合秋延栽培的优良品种 ,如百利、粉都丽人二号、粉都金冠王等。

4.2 播种育苗 7月上旬是播种育苗最佳时期,过早病毒病严重,过晚产量低。采用“遮阴、防雨、防病虫害”全保护条件育苗。整个苗期要用百菌清600倍液+乐果1000倍液喷防2-3次。还要适当控制肥水,避免徒长,2叶1心时若发现徒长可喷适当浓度的50%矮壮素溶液。

4.3 整地施肥 一般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kg左右,磷钾复合肥20-30kg。整地施肥后做畦,畦垄宽70-75cm,沟宽40cm,畦埂高15-20cm。

4.4 定植 当苗龄25-30d、幼苗4-5片叶时,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定植。定植行距70cm,株距23-27cm,双行移栽。定植前必须盖好大棚膜,棚四周薄膜卷起离地1-1.2米,做到四周通风,并架设防虫网,避免蚜虫、白粉虱进入棚内,传播病毒。两年以上的棚要注意防治根结线虫,可用“杀虫素”配成1200倍液在定植时浇穴,或用“线治”按1:100比例配成药土撒施定植穴内铺底, 用“露速净+万帅1号”灌根防治番茄茎基腐病和疫病。

4.5 定植后管理

4.5.1 肥水管理。定植3-5d后浇缓苗水。第1穗果核桃大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kg、硫酸钾10kg。以后每次浇水结合施肥。第2、3穗果迅速膨大期间追肥3次,每次每亩追施氮肥6-8kg。进入结果期,可于晴天傍晚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4.5.2植株调整。棚室秋延栽培一般采用单干整枝,每株留3穗果打顶。为提高大果率,每穗果坐住后选留3-4个大果,多余的花果全部摘除。开花坐果期间往往气温偏高,且昼夜温差小,容易落花,一般用番茄丰产剂2号(每瓶对水250-500g稀释)蘸花,或用30-40mg每公斤番茄灵喷花,以提高坐果率。当最上部果穗开花时,留2片叶掐心,保留其上的侧枝。及时摘除下部的黄叶和病叶,促进通风。

4.5.3调控温湿度。8、9月份天气炎热,揭开四周棚膜仅留天棚以加大通风量;无雨天气要放顶风;还应在棚顶搭秸秆或草帘遮花阴,使棚温白天不高于30℃,夜间不高于20℃。降雨时盖膜防雨水淋入棚内。进入10月份后外界气温下降,逐渐落膜减小通风量,适当提温催果。10月中下旬,当外界最低夜间气温达15℃以下时将棚膜盖严,只留顶缝,白天棚温保持24-28℃,夜间不低于10℃。

4.5.4防治病虫 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立枯病,后期防好病毒病、晚疫病、叶霉病、白粉虱、蚜虫及斑潜蝇等。

猜你喜欢
越夏立柱铁丝
小麦叶锈菌越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初步分析
PC预制立柱安装控制措施探索
五台山掠影
两长两短
天使候补生
坝上高寒区大棚彩椒越夏栽培技术
一种路边扶手架
一种越夏小黄瓜防虫的新技术
铁丝原来有多长
熟练的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