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麦盖提县2013年抗病甜瓜简约丰产栽培技术

2015-07-09 10:46鲜君花阿依古·司马义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晚熟霜霉病抗病

鲜君花 阿依古·司马义

[中图分类号] S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70-01

麦盖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气候干燥,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瓜果品质优良,且有着悠久晚熟甜瓜种植历史。特别是经过几年的农业产业调整后的今天,农、林间作套种是主要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原则上要求高矮作物搭配、立体种植,才能最大限度缓解农、林间作套种的矛盾,获得立体栽培的最大收益,甜瓜和林果间作套种是其优化栽培模式之一。为此,2013年,我中心和自治区农科院甜瓜研究中心一起,在克孜勒阿瓦提乡九村进行了20亩抗病甜瓜简约化丰产栽培示范,由于措施简单,技术到位,在经历了较长低温、阴雨连绵的不利生长期后,于8月5日青枝绿叶下完全成熟,取得了全县晚熟甜瓜7月中旬基本全军覆灭,而它亩产3873公斤,农民每亩效益达3500-4000元的成效。现将示范技术简结如下:

1 示范田基本情况

示范田安排在有种植甜瓜习惯的尕孜库勒乡九村一组,面积20亩,土壤肥力中等,偏下潮。周围是同村同组同时种植的近100亩的晚熟土品种(乌来力等)。全部是与核桃间作套种,核桃行距6米。

1.1 种植品种:喀甜2号,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培育,抗甜瓜白粉病,生育期95-110天,属于中晚熟品种。

1.2 种植模式:平播滴灌栽培:在6米的果树行间,铺两幅膜,膜宽1.4米,随膜同时在膜内铺设两根相距 40 公分的滴灌带,4月8日在两根滴灌带中间以80公分的株距人工点种,株行距配置为200*80㎝ ,亩理论株数416株/亩。

2 技术措施

2.1 及时定苗

2.2 适时打顶:当瓜主茎叶片数达到6-7片时,及时掐去甜瓜主茎生长点。

2.3 科学水、肥管理:

2.3.1科学施肥

2.3.1.1集中施足基肥:4月3日采用机械开沟,每亩追农稼肥2吨,复合肥2袋,80公斤,磷酸二铵每亩15公斤。追完肥后,人工平地

2.3.1.2结合灌水,根据甜瓜生育期滴入不同类型的肥料:全生育期滴水两次,第一次随水滴磷酸二氢钾每亩60公斤。第二次随水滴磷酸二铵50公斤和硫酸钾50公斤的水溶液。

2.3.1.3结合防病,及时叶面喷施叶面肥:结合防病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一次。

2.3.2适时灌水:该瓜田由于下潮,铺膜保墒,加之2013年降水偏多,直至6月10 甜瓜才坐瓜,略显旱象,6月26日开始滴灌第一水,滴灌时间6小时,灌量80方;第二次滴灌

2.4 做好病虫害防治:全生育期基本无虫害发生;自7 月 3日发现霜霉病开始打一次药开始,凡下雨就在雨后及时喷药,截止瓜成熟总共喷药四次,全部使用霜脲锰锌。

3 2013年抗病甜瓜简约化栽培结果

3.1 生育进程:4月8日人工播种,4月20日出苗,出苗率98%,5月3日2叶一心,5月16日定苗,5月22日,瓜秧已长5-7片叶,进行摘心打顶,6月3日,开始开雄花。6月10日开始坐瓜。

3.2 产量结果:

3.3 经济效益:每亩3873kg×1.5=5809元

3.3.1亩物化成本和用工量:

3.3.2亩纯效益:(亩效益)5809-(投入成本)2186.5=(纯效益)3622元

3.4 抗病表现:

于2013年8月2日对6乡9村两个不同品种甜瓜白粉病、霜霉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每个甜瓜品种随机调查10个点,每点50株分别调查白粉病、霜霉病发病率。每点随机调查叶片100片,计算病情指数。调查结果如下

4 浅析示范结果

4.1 该品种抗甜瓜白粉病效果明显,示范品种基本未发生白粉病;在霜霉病严重发生的2013年,用药是可控的,发病率也明显低于农民种植的甜瓜(吾来力)。

4.2 栽培技术简单:技术突出两个“及时”(及时打顶,及时水、肥),确保“两个”到位(防霜霉药、量),是取得栽培成功和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猜你喜欢
晚熟霜霉病抗病
晚熟
晚熟
晚熟
晚熟脐橙映峡江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葡萄霜霉病抗性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阿米西达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药效试验
2007年上海生物高考卷部分遗传题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