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2015-07-09 10:46林华亮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花生技术

林华亮

[摘 要] 随着我国的农业经济,花生这一重要的经济作物逐渐受到了消费者以及农户的重视,也正因为此,近几年来的花生的种植产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尽管我国的花生种植技术已接近成熟,但是在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的同时,花生的高产优产也变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与相关的参考文献来综合谈谈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花生 高产栽培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98-02

1 土壤的选择

花生对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在我国的大部分土地上都能种植花生,但是从高产的角度考虑,土壤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下列条件:首先土壤的透水性要良好,有良好的灌溉系统以及排水系统,土壤肥沃,有相应的肥力条件来种植花生;其次,土壤盐碱化的程度尽可能地低甚至无盐碱化,如果盐碱化程度过高会导致减产;最后应注意的是花生喜欢生茬,不宜重茬和迎茬。较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谷子和高粱。

2 土壤的改良与轮作

虽然花生对于土地的基本要求不高,但是从高产的角度出发,还是有必要对土壤进行改良的。

首先,减少土地盐碱化的程度,具体来说,首先对底面进行平整运动;其次,对土壤进行大规模的深耕;接着,改善土地的灌溉排水条件能够有效地降低盐碱化的程度,增加花生的高产。

从轮作方式上来看,适合与花生轮作的作物较多,几乎各种蔬菜与甘薯都可以与花生进行轮作,举例来说,冬小麦与夏花生或是春花生与水稻以及甘薯等都可以进行组合,达到良好的轮作相效果。促进花生的高产。

3 种子播种前的处理工序

3.1 发芽试验

去一定样本容量的种子,在水中充分浸泡后,在常温常湿下的环境催芽,一般来说,优质的种子发芽率能达到85%,少数超过90%。如果在实验中种子的颜色发黑、发紫,则说明种子不合格,曾经受潮产生霉变,后来经过人工烘干的。

3.2 晒种与剥壳

在花生品种的选择上,生育期在110-120天左右。首先要选择颗粒饱满,表面无损伤、干瘪现象的种子,在剥壳前要晾晒1-3天,剥壳后进一步粒选饱满、形状整齐的作种。剥壳,能最大程度地促进花生种子的生命力与活动力。一般来说,在播种前的一周至两周的时间内对花生种子进行剥壳处理的效果最好,在剥壳处理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相关工序操作,不能破坏种皮,这样会使花生种子丧失大部分的生长能力甚至死亡。

3.3 根瘤菌拌种

根瘤菌拌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人工、自然固定氮元素的过程,将与花生的基本特性相符合的根瘤菌与适量的种子相搅拌,理论与实践均标明这样的做法能够大幅度提高花生的产量与质量。

4 整地与施肥

整地在对相关的地块进行整地运动的时候,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深耕会给花生的高产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对于土地质量不适合种植花生的,在整地的同时假如适量的沙土以改善土地条件。在选肥与施肥上对于种植花生的肥料的选择应该尽量以磷肥为主,氮肥只需要很少量的或者是基本不需要,辅之以少量的钾以及其他的微量元素即可。

对于施肥的方式,应该以集中施肥与分次施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花生的生长实际情况对其补充适量的肥料。例如脱肥现象应该追加氮肥。

5 播种

对于福建地区而言,花生的最适宜播种时期在五月初至五月中旬的这一段时间内,具体的播种时期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而定。

对于播种密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播种密度太大会导致不能保证所有的种子都有充分的营养生长;播种密度太小会导致土地、阳光、水等资源的浪费。一般来说,每亩地的花生株数应该在1.2万株为宜。

6 田间管理

6.1 垄作田间管理

花生的清棵工序,能够有效地提高花生的产量,清棵的时期选择一般在苗齐的时候。

花生的中耕除草工序,第一次耕地的作用是使土壤透气、透水性增强,第二次耕地,换用大铧犁,但是耕地的深度以及规模都较第一次小,第三次的主要目的是缩短果针的入土距离,便于花生的根部发展,提高产量。

6.2 覆膜栽培的田间管理

在覆膜栽培的条件下,在花生出苗的第一时间就要清楚花生周围的土堆,以便于花生的发展,其次,用水土混合的方法将根系压实即可。

7 病害防治

花生的病害比较多,主要有叶斑病、锈病、病毒病等。防治方法是(1)花生叶斑病:于始花前喷洒下列低毒杀菌剂,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70-80克,400-6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70-100克,1000-1500倍液,任选一种。发生严重时两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施药间隔10天左右。如天气干旱,间隔期可适当延长。(2)花生锈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125克,兑水60-75公斤喷雾。或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比例为1:2:200的波尔多液喷雾。严重时两种杀菌剂交替使用,每隔8-10天喷一次。(3)花生斑驳病毒病:早期要注意防蚜,及早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减少蚜虫传播病毒。普遍查田,发现病株,及早拔除。

8 虫害防治

花生的主要虫害包括蛴螬、花生蚜、银蚊夜蛾、苜蓿夜蛾等食叶性害虫。(1)对于蛴螬,在花生初花期,用14%乐斯本(毒死蜱)颗粒剂每亩600-700克,或用乐斯本40%乳油200毫升,均加入10公斤细沙,拌匀后顺垄基部撒施,然后浅锄地表,将药剂埋入土内,以延长药效期,对防治蛴螬危害幼嫩荚果效果显著。(2)对于花生蚜,0.3%苦参碱水剂,每亩用500毫升配成1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50毫升兑水60公斤,配成1000-1500倍液。(3)对于银蚊夜蛾、苜蓿夜蛾等食叶性害虫,每亩用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20-40毫升,兑水配成2000-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75-100毫升,兑水配成1000-2000倍液效果比较好。

9 收获

对于收获时机的判定,需要从花生果实的饱满程度、色泽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缺一不可。首先,当花生整个植株的生长趋势变缓甚至不生长时即可进行收获。其次,从收获的步骤方面来讲,首先在收获前两周进行耕翻工作,将泥土的硬度变软,便于收获。接着,注意初霜时节的来临以及其影响,注意及时收获。最后,在收获的后要对花生的果实进行晾晒,一般来说晾晒的时间以10天为宜,使果实中的水分降低为宜。

参考文献

[1]于海燕,薛丽静,徐环宇,赵兵.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05:102.

[2]徐风,吴利民.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园艺,2012,19:31-32.

[3]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 福建农业科技,1979,02:52-56.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花生技术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