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县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初探

2015-07-09 10:46徐浩邱水胜王福林等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探索

徐浩 邱水胜 王福林等

[摘 要] 通过参与实施、指导有机水稻种植实践、试验,分析总结种植有机水稻的品种选择及处理、培育壮秧、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除及收获等关键技术,为我县发展有机水稻种植提供科学技术指导。

[关键词] 有机水稻 种植技术 探索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02-01

2014年浮梁县农业局依托浮梁县查大农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稻,浮梁县农技中心积极开展工作,配合合作社有机水稻基地申报、论证工作,2014年基地论证1385u,实施水稻有机栽培,开展品种对比、病虫害防治、杂草处理研究,现小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五山丝苗、赣晚籼30号(923)、美香占、黄莉占、金良4号、桂晶丝苗、黄花占、枸杞稻、金佳丝苗等优质稻品种。肥料:菜枯、商品有机肥(江苏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牛粪、石灰、杀虫灯、枯草芽孢杆菌、白僵菌。

1.2 方法

栽培试验示范两个基地。西湖乡柘坪村金竹组、浮梁镇查大村张家坞组,西湖乡金竹村585u于5月6-16日分三批播种,浮梁镇查大村800u于5月10-23日大田分批播种

1.3 本田操作

西湖金竹村开展手工移栽与抛秧示范,品种对比采取手工移栽。5月1日做秧田亩施枯饼肥50kg、第一批种子浸种,石灰水浸种消毒,5月3日第一批播种,5月14日第二批播种,品种对比试验5月6日播种,5月17日第三批播种。5月18日秧田发现稻象甲,19日撒石灰,控制稻象甲为害效果很好。6d撒一次石灰,秧田期共撒三次。5月27日安装杀虫灯,开始灯光诱杀二化螟等害虫。5月30日喷施白僵菌防治稻蓟马、稻象甲。6月初开始大田整田,亩施有机肥75kg,6月6日第一批抛秧和手工移栽,亩抛1.5万穴,手工移栽规格23.3cm×23.3cm。6月22日抛秧、手工移栽完成,6月29日开始大田施肥,亩施有机肥75kg,同时耘田除草,7月18日完成第一遍耘田,7月7日喷施白僵菌防治稻飞虱,3d后撒施石灰防治稻飞虱效果很好。7月22日第二遍耘田,9月1日耘田结束。8月11日见穗,喷施枯草芽孢杆菌预防穗期病害,示范田9月20日开始收割,品种对比试验9月27日测产收获。

浮梁镇查大村800u,手工移栽。品种对比采取手工移栽,5月12日第一批播种,5d播一批,三批播完。秧田每亩施枯饼100kg,6月5日喷施白僵菌防治稻蓟马,6月8日开始移栽,6月30日移栽完成。大田亩施有机肥150kg,分基肥和追肥施用。5月10日安装杀虫灯,5月26日安装完成启用。6月20日开始大田耘田除草,15d一次,两次耘田除草。7月上旬稻飞虱为害,喷施白僵菌。8月初抽穗,9月20日开始收割,9月30日收割完成。9月15日-20日播种绿肥红花草籽。

2 结果与分析

田间观察,生产过程中禾苗生长较稳健,“三黑”不明显,“三黄”较突出,二化螟、纵卷叶螟使用杀虫灯控制很好,稻飞虱有部分田块分蘖末期受害明显,及时喷施白僵菌得到有效控制。草害采取人工耘田两次,控制效果能达到80%。150kg有机肥总量偏少,后期有早衰表现,结实率偏低。

两个示范区收割亩产干谷300-340kg,平均320kg,加工大米,整精米率58%,亩产大米约185kg,大米经国家鉴定达到有机大米二级标准。有机大米市场定价30元/kg,亩产值5550元,减去亩投入成本1800元,亩纯收入达到3750元,效益非常好。

几个种植品种经济性状表

田间长势比较均衡,长相观察,923、金良4号、美香占略差,五山丝苗耐肥,枸杞稻是红米属于特色水稻品种。

3 结论

3.1 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环境要求

根据《江西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在查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的基础上,选择距市区10km以上,无工业集中区,植被良好,空气清洁,灌溉水源和日照优良,土壤有机质丰富,病虫害轻发,集中连片,有很好自然隔离条件的三面环山狭窄地西湖乡柘坪村开展有机水稻种植。同时按照有机水稻生产要求进行田间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并制定持续培肥土壤、保护和改善稻田生态的措施。

3.2 品种选择及处理

选择五山丝苗、赣晚籼30号(923)、美香占、黄莉占、金良4号、桂晶丝苗等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和抗逆性强的质量达标种籽,布局上采取不同抗性品种的种植搭配。浸种前先晒种1-2天,每天翻动3-4次,筛出草子、杂质,剔除秕谷和受伤种子。选好的种子用1%石灰水浸种消毒,达到了很好的杀虫灭菌效果。

3.3 栽培技术

3.3.1 培育壮秧,大苗移栽。湿润育秧要在播前7d整地成畦待播。当地一般在5月播种,苗床用种量大苗150g/m2;播种力求均匀,播后重踏谷盖灰,立苗前保持沟中有水,秧板湿润,1叶1心后,灌浅水上秧板,秧苗2.5叶期若发现脱肥,应追施一次无害化处理后的人畜粪尿,并做好秧苗病虫害预防,秧田杂草采用人工拔除。

3.3.2 田间管理 用机械深翻田块达18-20cm,将还田秸秆充分埋入地下15cm,灌水泡田2-3d后重施基肥,结合整田每亩施入枯饼100-200kg,有机肥250-300kg,采用人工栽插或机插均可,一般株行距13-16cm×30cm,每穴2-3本。深水活棵、浅水保蘖,烤田分2-3次,力度逐渐增加,以叶色褪淡而不泛黄为度,要坚持开沟烤田,达到“清水硬板”的标准,孕穗、抽穗期杨花保持浅水,灌浆结实期以湿润为主,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成熟期严防脱水过早。

3.3.3 病虫草害防除 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培育稻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辅以限量使用生物农药,综合治理病虫草害。

草害防除:人工耘田除草,提倡“稻鸭共育”、稻田养鱼技术除草。

病害防治:主要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稻瘟病、稻曲病常发区首先要注意选用高抗病品种,实行健身栽培,增强稻株抗病性。

虫害防治:主要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等。适时迟播,减轻一代二化螟、灰飞虱为害,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探索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