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人工栽培技术

2015-07-09 10:46杨志梅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肉苁蓉梭梭根系

杨志梅

[中图分类号] S56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03-02

肉苁蓉是靠寄生在荒漠植物的根部生长的中药材,现在主要来源为采挖的野生肉苁蓉;每采挖一株肉苁蓉要破坏一株或几株沙生、盐生植物,加上大量挖取肉苁蓉后,天然下种量急剧减少。因此,野生肉苁蓉越挖越少,甚至从局部地区灭绝;尽管国家林业部门三令五申严禁采挖,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偷挖者屡禁不止,直接破坏了荒漠植被及生态环境,沙区生态恶性循环,并使肉苁蓉野生种群急剧减少,濒临灭绝。肉苁蓉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植物。

肉苁蓉为多年生寄生植物,茎肉质黄色,高35—60cm,野生肉苁蓉个别可达2米。叶鳞片状,黄褐色,覆瓦状排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在下部排列较紧密。穗状花序,长5—20 cm,直径5cm,密生多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5 cm;小苞片2,狭披针形与萼近等长,花萼和钟状,5浅裂,裂片近圆形;花冠近唇形,顶端5裂,裂片蓝紫色,筒部白色,筒内面离轴方向具2条凸起的黄色纵纹;雄蕊4,花丛基部和花药上被毛,丁字形侧膜胎座,4室。蒴果椭圆形,2裂,花柱宿存。

肉苁蓉为列当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它没有真正的叶,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4—5月出土并开花,花有特殊气味,有浅红色、紫色、黄色等,虫媒花。种子寿命长,可埋入沙土中数十年而不会失去生命力。种子细小而且多,千粒重0.09克左右,一般每株有种子1—30克,种子成熟后撒入沙土中25—250厘米深度,待寄主植物根系生长到肉苁蓉种子种脐处,种子萌发寄生在其根上,生长一年或数年出土结实,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肉苁蓉有分枝;或主茎断损,在其下部产生分枝还可继续生长出。

1 人工种植接种技术

1.1 土地选择:肉苁蓉适生于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及盐碱地、重盐碱地和沙漠。

1.2 寄主选择标准:抗干旱,耐盐碱,耐热,抗风沙,耐沙埋,易繁殖,根系发达,生长期长。一般为小乔木、灌木等。

1.3 种子纸制作:肉苁蓉人工种植的技术关键是提高接种率。从九一年开始,我们进入规模试验;肉苁蓉千粒重0.09克,1克种子约1.1万粒,撒种只能种10米长,种子利用率只有5—8/1万。另外肉苁蓉种子休眠期长,进行种子处理才能提高接种率;采种难度大,成本高,使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九四年进行种子纸制种,经过三年几十个配方反复试验,选出几个最佳配方,使种子利用率提高到1—8/200,当年最高接种率达78%以上,完全具备大面积种植条件。种子纸制种成功,节约种子,提高接种率,种植方便,并大大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

1.4 种植方法:

1.4.1人工种植寄主接种肉苁蓉:通过植苗造林或直播造林的方式进行寄主种植,接种肉苁蓉有两种方法:(1)寄主与种子纸同时种植。(2)寄主成活后当年或第二年接种肉苁蓉。由于人工种植寄主生长快而旺盛,根系萌发力强,肉苁蓉当年接种率可达50%左右。

1.4.2种植时间:春、夏、秋季都可种植。夏季可利用农闲时间种植。

1.4.3种植步骤:在距寄主30—50厘米处挖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0—60厘米的坑,将种子纸放入,吸水纸面向上,然后回填土至坑沿5厘米,不可填满,利于贮存雪水或雨水。

种子纸:一张种子纸上有一百多粒种子,种子生命力可达数十年。据多年资料,九三年种植,九四年开始出土,到现在出土数仍保持平均水平,种植一次可收获十年以上。

2 加强寄主的抚育管理

由于肉苁蓉为寄生植物,接种后寄主的营养状况决定肉苁蓉的出土时间与产量,所以接种后应加强寄主管理。野生寄主可通过引洪灌溉等抚育管理措施,提高寄主生长量,以保证肉苁蓉生长所需养分。

2.1 病虫害防治

主要为鼠害及地下害虫,应在每年4—6月生长出土地段加以防治,以减少损失。

投毒饵时应按技术规程投放,以免其它野生动物中毒死亡。肉苁蓉为多年生寄生植物,茎肉质黄色,高35—60cm,野生肉苁蓉个别可达2米。叶鳞片状,黄褐色,覆瓦状排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在下部排列较紧密。穗状花序,长5—20 cm,直径5 cm,密生多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1.5 cm;小苞片2,狭披针形与萼近等长,花萼和钟状,5浅裂,裂片近圆形;花冠近唇形,顶端5裂,裂片蓝紫色,筒部白色,筒内面离轴方向具2条凸起的黄色纵纹;雄蕊4,花丛基部和花药上被毛,丁字形侧膜胎座,4室。蒴果椭圆形,2裂,花柱宿存。

2.2 利用天然梭梭林接种肉苁蓉

在荒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天然梭梭林。在盖度较大的天然梭梭上进行人工接种肉苁蓉,省去了整地、种植寄主、灌溉及增加灌溉设施的生产工序,降低了成本,同时有了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天然寄主大多根系老化,根系萌发力及生长辊弱,肉苁蓉接种率低,而且,寄主分布不均匀,其产量不高。

人工种植寄主生长快,根系萌发力强,细小侧根多,接种率高,肉苁蓉产量也高。选择天然梭梭盖度较大的地块,树龄越小越好。接种前对天然梭梭自然生长根系分布层进行调查,以确定最佳接种深度和方向、部位。

根系分布情况调查后,正确确定深度、方向、部位,挖坑找出根系分布比较密集区域切断梭梭根系。坑的大小为:长30—40cm,宽度20cm,放入种子纸,以倾斜为好,回填沙土。回填沙土时应离地表留5cm的小坑。以利积水增湿,促发新根。种植坑距梭梭的远近因视梭梭大小、地形而定。原则上选择便于操作种植,侧根、细根密集的区域。梭梭个体较大时,可采用一个寄主多点接种的方式,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肉苁蓉及寄主植物分布区域广,各地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在种植方法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各种植户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总结适合当地的栽培技术。但是,利用天然梭梭林接种肉苁蓉,其产量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干旱、风沙是影响肉苁蓉能否接种的主要因素:

1.种植地点基本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沙地。大部分年份夏季降水量很少,影响梭梭发根或不发新根;风沙大,有时将种子纸刮出,或将表面沙子刮走,梭梭根系下移,使原来确定的种植深度变浅。

2.在几年中,有1—2年遇到夏季降水量大,促使梭梭萌发较多新根,才有可能接种上大芸。

3.种植质量也是影响接种成败的又一因素,应加强监督、验收力度。

在荒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天然梭梭林。在盖度较大的天然梭梭上进行人工接种肉苁蓉,省去了整地、种植寄主、灌溉及增加灌溉设施的生产工序,降低了成本,同时有了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天然寄主大多根系老化,根系萌发力及生长辊弱,肉苁蓉接种率低,而且,寄主分布不均匀,其产量不高。

4.由于天然寄主大多根系老化,根系萌发力及生长辊弱,肉苁蓉接种率低,而且,寄主分布不均匀,其产量不高。

5.人工种植寄主生长快,根系萌发力强,细小侧根多,接种率高,肉苁蓉产量也高。

6.选择天然梭梭盖度较大的地块,树龄越小越好。接种前对天然梭梭自然生长根系分布层进行调查,以确定最佳接种深度和方向、部位。

7.根系分布情况调查后,正确确定深度、方向、部位,挖坑找出根系分布比较密集区域切断梭梭根系。坑的大小为:长30—40cm,宽度20cm,放入种子纸,以倾斜为好,回填沙土。回填沙土时应离地表留5cm的小坑。以利积水增湿,促发新根。

8.种植坑距梭梭的远近因视梭梭大小、地形而定。原则上选择便于操作种植,侧根、细根密集的区域。

9.梭梭个体较大时,可采用一个寄主多点接种的方式,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0.由于肉苁蓉及寄主植物分布区域广,各地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在种植方法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各种植户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总结适合当地的栽培技术。

2.3 利用天然寄主接种肉苁蓉

利用天然梭梭林接种肉苁蓉,其产量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干旱、风沙是影响肉苁蓉能否接种的主要因素:

2.3.1种植地点基本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沙地。大部分年份夏季降水量很少,影响梭梭发根或不发新根;风沙大,有时将种子纸刮出,或将表面沙子刮走,梭梭根系下移,使原来确定的种植深度变浅。

2.3.2在几年中,有1—2年遇到夏季降水量大,促使梭梭萌发较多新根,才有可能接种上大芸。

2.3.3种植质量也是影响接种成败的又一因素,应加强监督、验收力度。

3 肉苁蓉高产种植技术——沙地滴灌种植

3.1 种植地选择:沙性土壤,沙子厚度60cm以上。交通便利,有水井,可采用滴灌进行灌溉。

3.2 寄主选择:人工种植的梭梭林。

3.3 种植方式:有两种。

3.3.1寄主造林和接种肉苁蓉同时进行:种植步骤:挖定植坑,长60cm,宽40cm,深40cm—60cm;将长方形坑的一头做成斜面(45度左右),横放上种子纸,吸水纸面向上,回填适量土,在另一头栽植寄主,回填土,踩实,及时滴水。滴水管铺设在窄行中间。

3.3.2先进行寄主造林,成活后1—2年内接种肉苁蓉。

(1)穴式接种:在窄行中间,接种坑选在距寄主50cm的行间位置,长、宽各40cm,深度40cm—60cm。接种步骤:将接种坑底部做成面向寄主的斜面(45度左右);将种子纸铺在斜面上,吸水纸面向上,回填土,为提高集约化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也可在种子纸上回填适量土,撒上100粒左右的种子(经处理),并与土拌匀,将坑填平。

(2)沟式接种:在窄行寄主行间,距寄主50cm处开沟,沟宽40cm,深40cm—60cm。接种步骤:先将接种沟底做成面向寄主的斜面(45度左右),铺上种子纸(吸水纸面向上),回填土(也可在沟内撒上经处理过的种子 ,平均每株100粒左右,与回填的适量土拌匀),将坑填平。

(3)株行距:采用宽窄行,宽行行距3米;窄行1米;株距1米。

3.4 滴灌水量:以下渗水份不深于70cm为准,是滴灌大芸高产的关键所在。

3.4.1种植地选择:沙性土壤,沙子厚度60cm以上。交通便利,有水井,可采用滴灌进行灌溉。

3.4.2人工种植的梭梭林。

3.4.3种植方式:有两种。

(1)寄主造林和接种肉苁蓉同时进行:

种植步骤:挖定植坑,长60cm,宽40cm,深40cm—60cm;将长方形坑的一头做成斜面(45度左右),横放上种子纸,吸水纸面向上,回填适量土,在另一头栽植寄主,回填土,踩实,及时滴水。滴水管铺设在窄行中间。

(2)先进行寄主造林,成活后1—2年内接种肉苁蓉.在窄行中间,接种坑选在距寄主50cm的行间位置,长、宽各40cm,深度40cm—60cm.接种步骤:将接种坑底部做成面向寄主的斜面(45度左右);将种子纸铺在斜面上,吸水纸面向上,回填土,为提高集约化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也可在种子纸上回填适量土,撒上100粒左右的种子(经处理),并与土拌匀,将坑填平。

猜你喜欢
肉苁蓉梭梭根系
不“亲近”的智慧
木垒县沙漠区域提高梭梭成活率的几点建议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沙漠梭梭的守望者
用28载时光坚守沙漠 他给“死亡之海”带来生机
点草成金!沙漠肉苁蓉开辟致富路
环保志愿者在阿拉善种梭梭固沙
梭梭的叶子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