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市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5-07-09 10:46王淑杰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机具农机化农机

王淑杰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26-01

随着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等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专业性服务组织,已成为推动全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农机化合作社涵盖了农机作业的全过程,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农民机手作业面积不足,推动全市农民走向全程机械化奔致富起到积极作用,现就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提几点认识。

1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义

农机合作社能有效实现农机户优势互补,减少或避免农机重复购置,降低农机经营成本,扩大农机作业规模,显著提高机械利用率和经营利益,有效增加机手收入。农机合作社由于机械配套全、服务功能强、作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能够推动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动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机械化。农机合作社能够通过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实行土地托管,促进土地流转,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实现规模化作业效益。农机合作社既能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又能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2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和发挥的作用

截止目前,全市共注册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2个。合作社社员总数达471个,服务农机户达20250户,农机从业人员243人,机具数量1546台套。大型拖拉机199台(50马力以上),联合收割机51台,配套农机880台套,库房面积1.13万平方米,资产总额2570万元。2014年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58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50万亩,服务总收入707万元,户均1.5万元。农机合作社创办形式主要有大户联合性合作社、能人带动型合作社两种形式。服务内容主要是农田作业、机具维修、信息服务及农机经营。

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融资广泛,经营形式灵活,既扩大和延伸了单机作业经营范围和生产服务规模,又克服了一家一户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以机械作业为载体、服务组织为依托,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提升科技含量,实现科学种田,增产增收,是加快农机化发展速度、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凤城市农机合作社已成为春季、秋收农机化生产的主力军。农机推广站和农机监理所积极组织、协调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互通作业信息、协调农业机械及作业地块,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加快了农机化作业进程,提高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经过培训思路开阔,接受新事物较快,善于研究新政策,并积极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置新型机械,起到了宣传带动、推广应用的作用,逐渐成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如白旗镇龙丰农机合作社依靠合作社发展保护性耕作基地,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前来授课,现场讲解,推动了免耕播种技术的广泛推广;爱阳镇益友农机合作社联合农机经销商多次举办小型玉米机械展示会,激发了广大农户购机、用机,开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积极性。大堡镇凤飞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梁绪洪带领下,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与农机推广站、农机监理所联合定期培训全体社员,结合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紧扣农机实用安全操作技术、农机使用与维修安全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全体社员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机车登记上牌的自觉性,驾驶操作人员从深层次上认识到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违法载人、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性,从源头上消除农机安全隐患,预防农机事故发生。还带头参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审,农机合作社每年年检率都是100%,农机合作社安全无事故。

3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机库房建设用地难以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普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机库用地难,大型农机具无处存放,常年风吹日晒雨淋,造成老化、损耗严重,影响有效使用。全市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院落、有库房、有基础设施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一半不到。现有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多数规模小,库房建设标准不高,机械和设备配套不全,其它的农机合作社由于没有场地、没有库房、没有相关配套设施,机具设备无法统一存放,综合服务功能不强,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3.2 从业人员文化偏低,应用能力差。大多数农机手只有初中文化,吸收消化农机新技术的能力有较大限制,难以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3.3 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有些合作社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顾自己利益共享。

4 今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二点建议

4.1 领导重视,政策扶持。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资金投入。争取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加大扶持力度,多方投入,建立和完善投资机制。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科技推广项目,同时引导农机户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以适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4.2 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强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努力提高政策法律法规水平,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驾驶操作水平、维修保养水平、故障排除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每年要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计划 ,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以适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机具农机化农机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试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发展
lMLQS-40/70起垄铺膜施肥联合作业机操作使用及维护
农机维修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分析
试论建设县乡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效措施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我省针对新建农机合作社出台新标准
辽宁省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措施探讨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