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的防治

2015-07-09 10:46王桂芳王桂莲
农民致富之友·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预防

王桂芳 王桂莲

[摘 要] 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社会大众对的动物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动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随着我国动物养殖产业不断的发展,羊养殖产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羊养殖在带给养殖户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羊疾病的发生也会给整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羊养殖过程中的羊口疮疾病,其传染性很强,会造成严重死亡现象,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就羊口疮病临床症状进行了必要的分析,然后就该种疾病的防治方法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羊口疮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羊养殖 口疮病 预防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61-01

羊口疮病的学名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其传染源主要羊口疮病病毒传播而引起的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在羊群中处于哺乳中的羔羊和异地引种的羔羊很容易发生该种疾病。羊口疮病的发生呈现群发性和撒发性,其中春季和秋季是该种疾病发生的高峰时期,患病之后在皮肤上会集中的表现为丘疹、脓疱和溃疡发炎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害到羊的咽喉和舌头,最终因为进食困难而衰竭死亡,本次研究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临床中治疗经验对该种疾病的进行分析和研究,仅供同行参考。

1 羊口疮病介绍

羊口疮病又称为传染性脓疱病毒疾病,其属于痘病病毒科,副痘病病毒属。其具有可传染性的病毒主要寄生在脓疱内容物和痂皮中,对外界环境有着很强的抵抗能力,不同羊的品种、年龄之间感染该种疾病无差异性,其中以出生在2~6个月的羔羊发病最多。而采用异地引种的羊群也很容易感染该种疾病,该种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该种疾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羊的脓疱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饲料、水源和以及饲养工具等,健康羊身体上存在创伤之后很容易感染该种疾病。

2 临床症状

羊口疮病主要以口部和唇部感染为主要症状,首先症状会是发生在病羊的口角、上唇以及鼻镜、舌尖和口部内侧两侧粘膜上,发病的初期会在这些部位出现小的红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斑点会逐渐变为水疱就或者脓疱,并逐渐蔓延到羊的整个口唇周围以及整个面部和眼睑部位,随着脓疱破裂会逐渐形成具有皲裂和容易出血的结痂,在结痂下面肉芽组织生长,羊的嘴唇部位出现肿大并外翻凸起中,这时羊的口腔内部的粘膜受到损害,口腔内部的粘膜出现潮红,在羊嘴唇的内部、齿龈、面颊步以及舌头和软腭组织粘膜上出现水疱、脓疱,并逐渐的出血腐烂。病羊患病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溃疡和组织糜烂,发病后期溃疡面会在羊的口腔内大面积的传播,最终会延伸到羊的舌根以及咽喉部位中,在这些部位出现组织坏死、化脓和口腔恶臭。患病之后,病羊因为口腔问题而出现咀嚼困难,不愿意采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病羊身体日渐消瘦,对环境的抵抗能力降低,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羊死亡现象的发生。

3 防治措施

3.1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在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自繁自育的原则,如果要从异地引种,禁止从发生过羊口疮病的地区引种,对于新引进的种羊应该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将其至少隔离观察一个月之后,确定健康之后再混入羊群中,并做好羊蹄的消毒工作。

3.2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在羊饲养过程中,要每天对羊舍清扫一遍,对于羊粪便、垫草应该及时的清理出去,并对这些东西做好发酵处理,同时,还要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应该每隔两天用生石灰或者其他消毒剂对羊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尤其是要做好圈舍、饲养器材的消毒处理工作,防止羊的饮用水被污染。

3.3 加强饲养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应该防止羊的皮肤和粘膜受到损害,在羊运输过程中,应该避免羊因为拥挤而产生擦伤,异地引种的羊群当达到目的地之后,应该及时的引用清洁的饮用水。在饲养防治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在雨天放牧,避免带有尖刺的异物混入到垫草和草料中。羊舍的修建应该全面和牢固,饲喂应该科学合理,饲料应该不变质,切实提高羊的抵抗能力。同时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做好羊口疮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可以选择使用羊口疮细胞弱毒疫苗,按照使用方法进行免疫注射,每只羊接种0.2ml。

4 羊口疮病的治疗

首先,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2%的盐水对羊患病部位进行冲洗和软化,然后将结痂和脓疱彻底清除,然后反复对伤口进行清洗,擦干;其次,使用2%的盐水或者5%的碘酊对其全面进行清洗和消毒之后,再使用10%的碘甘油或者2%的紫药水或者冰硼散涂抹到羊的溃疡面,严重时每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一周左右。同时还可以选择使用青霉素钾160~240万单位,病毒灵100mg,氨基比林10ml,混合之后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使用一次,三天为一个阶段,间隔2~3天之后进行第二个阶段的治疗。一般进行2~3个阶段的治疗即可;最后,清洗和剥掉病变部分的结痂不能每天都进行,这样容易造成溃疡面越扩越大,难以愈合,一般间隔2~3 天再进行1次。经过以上治疗,多数在第2个疗程痊愈,严重的再进行第3个疗程即可痊愈。

参考文献

[1]何水林,陈杰,蔡玉书,姚龙涛. 羊口疮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中国兽医科技. 2012(09)

[2]刘玉芬,刘洪雨,张奎武. 羊口疮的诊断与治疗[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10)

[3]鲜思美,胡廷帅,熊朝丽,向智龙,陈秀华. 贵州省羊口疮的调查研究[J]. 动物医学进展. 2012(11)

[4]李前瑞,李杰,田婷婷,姚运亮,许君艳,赵燕青,陈德坤,张淼涛. 羊口疮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动物医学进展. 2013(06)

[5]罗燕雯,陈兴芳,王玉智,马爱荣,李平,高金梅. 用犊牛睾丸细胞生产羊口疮疫苗时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兽药杂志. 2013(07)

[6]任宝忠,夏会秋,王淑娟. 羊口疮病的防治[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05)

猜你喜欢
预防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浅谈学校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浅谈发票腐败及其治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