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下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评价

2015-07-11 09:24重庆师范大学王于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商论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专业设置区域经济指标体系

重庆师范大学 王于琴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田 峰

高职人才培养下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评价

重庆师范大学 王于琴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田峰

摘要:专业设置反映的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岗位的吻合度的状况。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就必须适应于其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从规范度、合理度、支撑度、效果度四个维度评价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经济适应程度,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 专业设置 指标体系

1 引言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专业设置反映的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作岗位的吻合度。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于其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经济核心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将其服务于所处地区区域经济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通过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讨论专业设置与经济适应关系,确定出高职院校目前专业设置与经济适应程度,为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评价指标体系

4.1 招生数与变 近3年的招生规模、专业人数变化化情况和新生报到率4.2 毕业生人数  近3年的历年毕业生人数4 效果度4.3 职业技能鉴 学生职业能力或专业基本技能证考定试通过率和获取情况4.4 就业率  近3年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4.5 社会评价  近3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时,本文参照教育部2003年评估试点工作基础上重新修订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等相关文件及广泛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利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咨询和发放调查问卷,最终设计出重庆市区域经济与专业设置适应性指标体系,体系中共有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详见表1。其中所选的专家是重庆市十所高职院校副教授及以上级别的老师,发放了问卷200份,收回了问卷200份。

3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其中构建的目标是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准则层可分为2个,准则层1和准则层2,准则层2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准则层1。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给不同的专家发放调查表,然后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对各个专家们给出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构造了一级指标和二级各指标的判断矩阵权重计算如下。

(1)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表2 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2)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步骤,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可得:

利用公式:

对其进行归一化得权向量:

运用相同的方法对二级指标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各个指标在区域经济与专业设置适应性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如表3所示。

表3 区域经济与专业设置适应性指标权重值

4 实证分析

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本文对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重庆区域经济适应性进行专家打分。本文采用5分制评分标准,即很好打5分,较好打4分,一般打3分,较差打2分,很差打1分。按给定的权重统计评价各因素等级的次数,进而求得隶属度向量。计算结果如下:规范度向量综合评价向量。

最后求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重庆区域经济适应性综合评分,取分数集,评语,

表4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显示,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考核结果综合评分为3.92,我们认为该学院的专业设置与重庆区域经济适应性情况良好。在二级指标层上,根据综合评分可以看出,该学院的专业设置规范度3.84分属于良好,合理度4.02分趋于较好,支撑度3.13分较为一般,效果度3.85分视为良好。综合评分高于规范度、效果度、支撑度的综合评分,其支撑度的综合评分最低。规范度、支撑度、效果度三个指标层都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这说明该学院专业设置与重庆市区域经济适应性还存在不适应因素,也可以认为该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调整的空间还比较大。该学院于2013年被列为重庆市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这与国家级示范高职和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差距,这也刚好印证了该学院综合评分趋于良好的结果。

5 结语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可以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提供一定的标准,也为重庆市各高职院校认识自己在专业设置各个方面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7.

[2] 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述设理论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 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Z].[2008]教高5号.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c)-165-03

猜你喜欢
专业设置区域经济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关于职校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的思考
江海联动开发与区域高职专业设置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