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穿梭于艺术与人之间的《蒙娜丽莎》

2015-07-12 08:34周明珠冯颜明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716000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杜尚达芬奇蒙娜丽莎

周明珠 冯颜明 张 勇 (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 716000)

自由穿梭于艺术与人之间的《蒙娜丽莎》

周明珠 冯颜明 张 勇 (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 716000)

当今的社会文化笼统的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下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为精英艺术,《蒙娜丽莎》是精英艺术的衡量标杆,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当代美学观念的嬗变、多元化的时代特征、现代生活的巨大压力、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来剖析《蒙娜丽莎》一再的被恶搞、颠覆、戏仿、嘲弄,从而致使《蒙娜丽莎》逐渐挣脱精英艺术圈内的规则和羁绊的原因,由此来分析作为精英艺术典型代表的《蒙娜丽莎》逐渐走下神坛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分析、探究精英艺术在大众文化影响下的突围与发展。

蒙娜丽莎;精英艺术;大众文化;美学观念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一件伟大作品,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拥有最高知名度的一件伟大艺术品之一。《蒙娜丽莎》被典章誉为“永恒的微笑”,表现了资产阶级萌芽状态之下的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感情的人,其无法揣测的神情、丰厚的内心、优雅的姿态、完美的构图和色调尽显人文主义精神,加上达芬奇造型方法、构图方式和创作过程的革新,为古典艺术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使《蒙娜丽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蒙娜丽莎》——精英艺术的衡量标杆

当今的社会文化可以笼统的分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者是相对应而产生的社会文化现象。大众文化是指普通大众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精英文化是指社会上具有杰出才能的人物创造、传播及分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众文化比较随意,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等特征,较精英文化来说传播速度快而且范围广泛;精英文化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环境,是内心渴求时才能感悟到的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的一种文化,比较严谨,具有引导性和学术性特征,传播的范围是有限的。

《蒙娜丽莎》的创作者达芬奇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是精英文化影响下的艺术家,他不但是画家,还是科学家、医学家、工程师等,他曾经研究过人体解剖学、光学、力学、数学、植物学和地质学,在这些基础上达芬奇总结了绘画的美学特征,所以作为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达芬奇所创造的《蒙娜丽莎》是其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蒙娜丽莎》符合精英艺术的两大传统:一是她代表了古典传统美学注重形式美的特征;二是她代表了基督教传统上所强调的精神美。她曾经是深藏在卢浮宫内只能被少数人欣赏的专利,是神圣的、权威的、高高在上而不可侵犯的“经典”;她同时又是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的一个偶像,代表着高雅艺术的纯正审美,具有神奇的魅力,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和无法被解开的神秘,是世界艺术史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二、《蒙娜丽莎》逐渐走下神坛的过程

1.颠覆《蒙娜丽莎》传统形象的第一人——杜尚

杜尚是一位法国艺术家,他是达达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达达主义的主导思想便是“反传统”,这为杜尚后来在艺术的道路上做出众多离经叛道的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1917年的一天,杜尚在街上买了一张《蒙娜丽莎》的印刷品,并用铅笔在复制品《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了一缕土耳其式的山羊胡子,命名这幅新作为“L.H.O.O.Q”,意为“她的屁股热烘烘”。杜尚的这种离经叛道,颠覆传统的做法让艺术界传统守护者极为愤怒,并遭到强烈打击,但不可挽回的是,在《蒙娜丽莎》诞生400周年,达芬奇苦心经营近四年的蒙娜丽莎,在被杜尚恶搞后土崩瓦解。而当“L.H.O.O.Q”成为反传统经典的时候,杜尚在纽约又买了一张《蒙娜丽莎》的复制品,并标上了一个新的题目《翘胡子和山羊胡子剃掉了》……

恶搞《蒙娜丽莎》让杜尚声名狼藉,有人说杜尚是颠覆《蒙娜丽莎》的始作俑者,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不仅是对以《蒙娜丽莎》为代表的经典艺术的反叛,更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反叛,以至于对反叛经典的再反叛。总之,杜尚一系列划时代的大胆行为为人类认识理解世界扩宽了道路。从此,《蒙娜丽莎》作为一个被颠覆的符号,走上了一个无止境的被反叛、恶搞、戏仿、嘲弄的道路。

2.颠覆之作层出不穷,蒙娜丽莎彻底从神坛跌落

在杜尚的影响之下的20世纪现代艺术家也开始花样百出的创造他们内心的蒙娜丽莎,于是梦娜丽莎开始文明世界,声名大噪。接着,我们看到了哈尔斯为讽刺达利晚年的劣性而创造的手中塞满金钱的蒙娜丽莎;南美画家“博特罗”创造的肥胖无比,像充气娃娃的蒙娜丽莎;法国华人艺术家严培明创造的流着眼泪的蒙娜丽莎;中国画家计文于所创造的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蒙娜丽莎等等。

如果说艺术家对于蒙娜丽莎的戏仿是疯狂的,那么在大众传媒技术发达的今天,大众对蒙娜丽莎的恶搞更加的丰富多彩。于是我们看到了穿着美丽的婚纱的蒙娜丽莎、穿着太空服装的蒙娜丽莎、嘴里叼着雪茄的蒙娜丽莎、烈焰红唇的蒙娜丽莎等形象。而蒙娜丽莎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摇身成了商业界的宠儿,很快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了以蒙娜丽莎来命名的商品、饭店、酒吧、瓷砖、婚纱店等,作为艺术作品的蒙娜丽莎应用在商业之中无疑也是一个共赢的过程,而凡是冠以蒙娜丽莎的一切,都让人感觉格外的亲切,蒙娜丽莎彻底成为了一个载体,她再也不属于达芬奇一个人,而是无时无刻不准备好为其他人服务的一个符号、载体,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大家竞相戏仿的对象。

如今,一边在卢浮宫内的“蒙娜丽莎”仍然优雅安静亘古不变的继续着她那标志性的微笑,供人们鉴赏、探究;另一边,卢浮宫外,众多的蒙娜丽莎却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以各种各样的形象和我们不期而遇。有人说,对蒙娜丽莎的亵渎行为是不是就意味着以《蒙娜丽莎》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的倒塌。作为艺术鉴赏主体的我们,是作为一个主动的选择者还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成为蒙娜丽莎高坐云端抑或行走人间的关键。个人喜好的差异、审美态度的差异、艺术素养的差异等决定了我们是把蒙娜丽莎作为一种权威、经典来欣赏,还是把她当作一个被娱乐消遣的对象。但无论怎样,蒙娜丽莎早已在离经叛道者们对其的冒犯和超越当中,挣脱了精英文化的枷锁与羁绊,跳出那个她定居几百年的画框,无拘无束、来去自由的在世界各地彰显着她的魅力与精彩。

三、促使《蒙娜丽莎》逐渐从精英艺术走向平凡人间的原因

1.审美观念的改变

新时期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高雅、精英文化为代表的审美观念也随之改变,并由一维向多维发展,即由规范的,限定的艺术走向沟通、多元与融合。大众审美文化的最大特点便是迎合大众消费,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感官上的快速适应,跟着大众的市场走,所以大众审美文化又被称之为“快餐型文化。另外,大众审美文化中的庸俗、粗鄙的文化倾向和精英文化中的严肃性、知识性,以及追求永恒魅力,进行思想探索的态度大为不同。

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将纯艺术一统天下的格局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逐渐消失,众多的经典艺术作品不再是高坐云端,而是逐渐走下神坛,成为我们可以接触,甚至恶搞的对象。可以说,精英文化艺术的代表《蒙娜丽莎》便是审美观念嬗变下,逐渐走向大众的典型代表。

2.多元化的时代特征,促使我们崇尚自由,弘扬个性

21世纪的人们是崇尚自由,弘扬个性的时代。突破固有的模式和权威是进行创新的第一步,以”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为理念的指导来表达自我,不再仅仅局限于”远远的观赏”,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冲破禁忌,完成颠覆,恶搞作品,从而达到反叛传统、展示和表达自我的目的。所以在现如今大时代之下,不但是《蒙娜丽莎》,凡是经典都将要面临被颠覆、恶搞、戏仿、嘲弄的命运,这正是整个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3.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下的现代生活的压力的调味品

紧张忙碌且乏味的现代生活中,利用电子技术以恶搞经典而创造的多种多样艺术作品,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的心里需求,人们从中享受到了瞬间的轻松与快感。

所以说,复制技术、电子科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使《蒙娜丽莎》拥有了更大的商业文化价值,也注定成为众人消遣娱乐下的一个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四、以《蒙娜丽莎》为代表,大众文化影响下精英艺术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精英艺术被娱乐、戏虐是大众文化越位的结果,但是这种越位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精英艺术发展的必然。今天的艺术再也不是上个世纪中无暇顾及广大人民群众,只顾孤芳自赏的艺术,本身按照人们的审美文化管来说,艺术的被创造也不应该是为了陶醉自我,或者完全意义上的“为艺术而艺术”。所以,一方面精英艺术应该以一个欢迎的姿态对待大众文化,努力去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迎合大众的市场变化;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创作的基点应与艺术的大众化紧密相连,不要羞于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市场,逐渐的模糊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分界线。正如《蒙娜丽莎》近五百年的历程,由西方走向世界,由小众的精英艺术走向大众的生活人间,无疑向我们展示了精英艺术怎样与时俱进的道路。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比如,拍成影视作品的西方名著、用白话文来叙述的古典诗歌、由古典舞种演变过来的现代舞蹈,经典美术作品制作而成的挂历等。这些作品的出现不是偶然,正如《蒙娜丽莎》被无止境的戏虐一样,它们也正在经历着从艺术的高端走向大众人间的一个历程。

结语

《蒙娜丽莎》这个声望和魅力兼具的伟大艺术作品早已超出了一幅肖像画的意义,从对艺术权威反叛的开始到成为现代大众消费的符号,《蒙娜丽莎》的命运已然成了精英艺术一路走来的命运缩影,从文艺复兴走向后现代,文化的变迁、艺术家的建构,原来人类赋予她意义被摧毁后,现在文化变迁下又重新赋予她新的意义。《蒙娜丽莎》的命运告诉我们精英艺术固然是经典的、永恒的,但它必然会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中逐渐伸展到一个更广阔的“公共空间”,而这个公共空间,必然是迎合大众的,而非孤芳自赏的艺术独立王国。

[1]黎河.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赏析[J].新长征,2007(12).

[2]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1997.28.

[3]龚丹韵.“颠覆经典”能萌发文化创意吗.见:解放日报,2006.

[4]唐纳德.萨松.蒙娜丽莎微笑五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冯黎明.终结与再生—关于艺术消费问题的思考[J].文艺争鸣.2003(2).

周明珠(1990—),女,河南兰考人,延安大学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杜尚达芬奇蒙娜丽莎
可爱的蒙娜丽莎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SP手术系统
恶搞杜尚
“恶搞”杜尚
蒙娜丽莎说
达芬奇想飞
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
看杜尚怎么玩艺术
信息速递:达芬奇进入我国肝胆外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