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利用设计的现状分析

2015-07-12 08:34黄红丽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404100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闲置重庆工业

黄红丽 谢 江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404100)

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利用设计的现状分析

黄红丽 谢 江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404100)

重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在产业布局方面的要求,闲置了一大批历史建筑。闲置产业类建筑的再开发、再利用,是旧城更新改造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对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利用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价值,对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利用设计进行了展望。

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利用;设计;价值

一、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现状分析

(一)重庆产业类历史建筑

1.开埠时期产业类建筑(1891年——1937年)

这一时期的产业类建筑大多简易,较少遗存。目前保存完整的优秀建筑只有重庆自来水水厂的水塔、南岸铜元局的德厂、英厂等等。

2.抗战时期产业类建筑(1937年——1949年)

这一时期的产业类建筑主要的有李鸿章创建的金陵兵工厂,张之洞创建的汉阳兵工厂及湖北铁厂。现在的嘉陵、长安、重钢、重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建国初期与三线建设时期产业类建筑(1949年——1975)

解放初期,主要的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企业有矿山机器厂、西南制药一厂、东风化工厂、远大织布厂等。“三线”期间,新建和扩建了118家工业企业,主要有西南铝加工厂、西南合成制药厂、长江橡胶厂等。

4.改革开放时期产业类建筑(1976年——1985年)

这一时期,全市陆续建成了四川维尼纶厂、重型铸锻厂、重庆造船厂、四川柴油机厂、重庆饮料厂等。

(二)重庆产业类历史建筑现状

根据《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附件五》——《重庆市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规划》要求:主城区“退二进三”,转向第三产业为主,禁止在主城区新建高耗能、重污染、大运量的重化工业项目,现有这类企业要加强治理并创造条件逐步迁出城区或转产。目前,一大批历史建筑已完全被拆除,夷为平地,踪迹全无。还有如上海申联重庆中南橡胶有限公司、铜元局等历史建筑部分残存。还有如盘溪造纸厂、重庆特殊钢厂、天原化工厂、重庆蓄电池隔板厂、重庆博森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历史建筑完整保留。

二、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利用的价值分析

(一)经济价值

1.建筑本体再利用的经济价值

工业建筑与一般的民用建筑相比,在改造上更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空间结构大都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或排架结构,建筑空间宽敞高大;生产流程的需要使建筑平面形式大都规则、简单、整齐。建筑立面大都为现代风格,一般造型简捷、平整,可塑性强。如:重庆特殊钢铁厂。

2.建筑场地空间再利用的经济价值

随着重庆主城区的发展和扩张,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主城区的工业重心向新兴工业区或郊外转移。据考察,重庆主城区现有或即将闲置的工业旧址大多位于滨江地段或临江的优良地段,这些地段大多处于目前的城市商业开发中心区域,已经逐步成为开发的热点地段。地价的飙升使其所在地段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产业类建筑占地大,室外场地宽,建筑层数少的特点使其空间场地具有较好的再开发潜力,可通过加建、扩建或插建等方式扩大空间容量,进一步改善空间功能结构。因而投资商可投资开发的项目也较广,如展厅、博物馆、剧场、商场、餐馆、酒吧、

茶馆等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产业。

3.城市地段复兴的经济价值

重庆是长江上游水运交通的中心,近代的工业建筑大都集中位于河岸江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速公路、铁路运输的迅猛发展,城市的工业重心向高速公路、铁道路口转移,昔日车流如潮、机器轰隆的繁华地段景象已悄然隐去。如能适当地加以改造利用,不仅能保留工业建筑及其地段的历史文脉和特色,还能使这些地段的经济重新复兴,由此而获得更为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社会文化价值

1.历史价值

(1)城市历史价值

重庆是长江上游的工业重镇,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工业发展历史无疑是重庆近现代历史的缩影,重庆的工业建筑作为重庆历史的物质载体记录了重庆历史的发展演变以及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重庆产业类建筑的再生利用不仅有助于保持建筑与城市实体环境的历史延续性,增强城市发展的历史厚重感,还保存了重庆城市居民在长期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江北区的天原化工厂那高达几十米的混凝土烟囱已经成为该区的地标建筑。

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作为20世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尺度、建筑风格、材料色彩、构造技术等方面记载了作为长江上游工业重镇,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以及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反映了工业时代的建筑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是“城市博物馆”关于工业化时代建筑的“实物展品”,也是后代人认识建筑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某些建筑本身的风格,材料或构造有其独特的一面,具有建筑史研究价值。因此,通过对产业类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有助于保存城市与建筑环境中的工业时代特征,具有建筑史研究的价值。如:铜元局。

2.城市风貌与空间结构价值

(1)城市风貌价值

重庆作为著名的“山城”,其城市风貌带有典型的山地城市特征。建筑依山就势,呈现多姿多彩的特征。又与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形成了重庆特有的城市风貌。重庆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由于特殊历史背景和产业特征从而形成了其风格的特殊性。各个时期的产业建筑都带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因此可以说:产业建筑满足构成城市风貌的条件,是城市风貌中的一部分,具有城市风貌价值。

(2)城市空间结构的价值

曾经盛极一时的工业区在城市结构变化中面临着衰落。因此可以说,产业类建筑真实反映了近现代重庆产业布局的基本情况,记录了重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产业类建筑虽然已不适应现代化的功能要求,但它记载了一段历史,原有的环境所蕴含和形成的场所文化能够激起人们的回忆与憧憬,其空间能与人产生交流,人们因他们自身所处场所的共同经历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3.生态价值

(1)节能(资源与经济方面)

产业建筑再利用的过程是现有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过程,具有十分可观的节能价值。当前,重庆主城区的各项建设中还大量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缺陷,闲置产业类建筑的再利用能够节省能耗,缓解资金紧张带来的城市建设压力。

(2)环境保护

拆除闲置产业建筑过程除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以外,还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噪音。闲置产业建筑的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由于大部分建筑垃圾不可降解对环境造成污染,产业类建筑再生利用具有现实的环保价值。

三、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利用设计展望

当前,重庆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利用这项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有效地研究开发的这一领域,使之既能保存历史风貌,又能低成本创造高回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吸收经济管理、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专家成立工业文物保护机构,负责对全市闲置产业类建筑开展调研、管理、开发和利用研究工作。艺术设计家们共同研究对闲置产业类建筑的外部环境进行改造设计,运用色彩、灯光、肌理、材质、视线、流线等艺术手法,使之成为现代城市的新景观。对一些具有特色的建筑立面,如锅炉厂、钢铁厂建筑是其他建筑所没有的,保留这些特色立面,经过一些技术处理,可以保持这些历史性建筑的延续性。对闲置产业类建筑的厂区改造,可以大胆应用鲜明的色彩,使破败不堪的厂区变成绚丽多彩的景观。令人耳目一新,夺人眼球,突出工业景观。也可以用颜色处理来表达特定主题,统一颜色,用颜色指示不同区域。对闲置产业类建筑内的一些工业构件,可以通过扭曲变形、塌陷断裂等艺术造型手段,进行戏剧性处理,再现历史场景,产生新奇幽默效果,使大量闲置产业类建筑再度焕发活力。

令人们欣喜的是,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自发行动,把四川美术学院附近的“坦克仓库”改造成“坦克仓库艺术中心”。坦克仓库原是兵器工业部原“空压厂”用来存放坦克的地方。军转民变成了“西车厂”之后,由于多种原因,巨大的坦克仓库被闲置。偶尔被美院学生和一些艺术家用来作展馆。2004年,四川美院买下了坦克仓库,经过改造整修之后,现在“坦克仓库艺术中心”拥有50间艺术家工作室、700多平方米的综合展示厅、350平方米的学术活动厅、200平方米的多媒体展示厅,以及驻留艺术家公寓,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结语

重庆现存的闲置产业类历史建筑量大、面广。重庆的产业类历史建筑记录了重庆近现代工业产业发展的历史。由于对闲置产业建筑再利用认识不够,没能发挥闲置产业建筑再利用的优势,有待加强研究开发利用,激活这些闲置产业建筑的经济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将它们建成城市景观,重现昔日的光彩。

[1]简·雅各布斯著(美).《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王建国,戎俊强.《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世界建筑.2001(6).

[3]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常青.《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实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闲置重庆工业
重庆客APP
不做闲置主妇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率高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