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明和他的《弹乐》

2015-07-12 08:34陈赛君长江大学艺术学院434023
大众文艺 2015年3期
关键词:丝竹二胡文明

陈赛君 (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 434023)

孙文明和他的《弹乐》

陈赛君 (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 434023)

作为纯粹的民艺人,孙文明的二胡创作深深地根植于民间音乐。通过对孙文明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经历的研究,阐述了其生平对的二胡创作的影响。从旋律、主题、演奏手法、演奏技巧等方面论述了孙文明二胡作品《弹乐》的独特性。论证了孙文明二胡创作对现代二胡艺术的创新、教育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胡;弹乐;孙文明

孙文明作为活跃在 20 世纪下半叶的民间二胡演奏家,他的二胡艺术深深地根植民间音乐。孙文明的二胡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手法新颖、演奏技法富有独创性,充满了个性的艺术魅力。《弹乐》是孙文明音乐创作的处女作,为了能获得三弦音色的效果,他大胆且独创性的除去二胡千金,“这是孙文明对二胡音色的探索过程中的创新之举,同时也是我国自明代以来唯一用轸子作千斤来演奏并创作二胡曲的第一人”。孙文明对二胡的探索实践所取得的艺术成果,对近现代二胡艺术的发展具有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

本文从孙文明的生平经历出发,阐述了其生活体验和艺术经历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论述了孙文明二胡作品《弹乐》的独特性,强调了其音乐创作对现代二胡艺术的重要影响,以期对当下二胡在演奏、教学和音乐创作等方面有所启迪和借鉴。

一、 孙文明生平概述

孙文明,1928年出生于浙江上虞余塘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四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十三岁流浪于浙北与苏南一带,以算命糊口。为了招揽生意,他开始学习二胡。解放后,孙文明决心以专门演奏二胡谋生,自此之后,孙文明开始了他民间音乐家的生涯。1952年,孙文明辗转到了奉贤县南桥镇,入赘于一位双目失明的潘姓算命先生家,遂易名潘旨望。从此,他的生活才稍得安定,为其日后的创作提供了较安定的条件。这个时期的孙文明在茶馆以演奏二胡谋生,演奏的曲目除民歌和戏曲曲牌外,还用胡琴表演拉戏、自拉自唱无锡滩簧以及江南丝竹等,同时也更专心于二胡演奏技艺的研究,1959年6月,孙文明应聘到上海民族乐团讲课。半年之后,又应上海音乐学院之聘,授课一年半。这个时期,他作为专业的音乐教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二胡艺术人才,如周皓、林心铭、吴之珉、刘树秉、胡祖庭、郑豪南及吴赣伯等。1961年9月,孙文明返回了奉贤县。也许因为曾在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音乐学院讲过课,孙文明此时已经不愿意再去茶馆演奏,收入骤然减少。1962年春,他年仅四岁的儿子患麻疹而夭折,使他已经沮丧的精神受到很大的创伤,加之原有的肺病日益严重,于同年12月13日不幸病逝,终年仅34岁。

二、孙文明的音乐创作

孙文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二胡作品,所有作品都是他生活体验和艺术经历的真实写照;同时他所运用的二胡演奏技法也极富创造性。1951年春,孙文明揉合弹词开篇和江南丝竹《三六》的音调,创作了格调新颖的处女作《弹乐》。1952年,孙文明创作了反映他一生困苦生活的二胡曲《流波曲》,此曲被视为作者的代表作。1953年孙文明创作了《志愿军胜利归来》(又名《志愿军归国》),将军号声、列队、操练、唱军歌等特殊效果用二胡模仿的惟妙惟肖。1957年,孙文明创作的《夜静箫声》是利用运弓时控制弓毛摩擦弦线的力度而形成的“托丝”技法以及八度弦式、不用千斤等等手法,在二胡上来模拟洞箫的音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人静安心》《送听》两首作品中,孙文明采用了双弦双马尾的演奏技巧;而“这一创新手法是他受到四胡的演奏原理和口琴的复音奏法的启发”。除此之外,孙文明还创作了另外6首作品:《四方曲》(1952年)《送春》(1957年).《杜十娘》《二琴光亮》(1957年录制).《春秋会》(1959年).《昼夜红》(1960年)。

孙文明一生共创作了12首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他的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音乐语言纯朴、亲切,音乐形象鲜明准确,是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财富。

三、极具独特性的《弹乐》

《弹乐》又名《弹六》,创作于1951年春,这是孙文明创作的第一首二胡曲。这首乐曲既充满了苏州评弹音调优美和富有弹性的特征,又不失丝竹韵律柔美优雅的特点。这是由于孙文明常年流浪卖艺于苏南地区的经历,使他在创作时,评弹的曲调信手拈来。如《弹乐》开头的弦律,就与评弹《潇湘夜雨》以及《珍珠塔》中的《看灯》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孙文明在乐曲中大量使用了江南丝竹的加花减字手法,使江南丝竹与评弹音乐的因素在乐曲中相互渗透,相互辉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原则贯穿全曲。由于他深谙评弹音乐与江南丝竹音乐,因此乐曲中就体现出江南丝竹与评弹音乐融和一体的音乐内容。

孙文明善于演奏卡戏,在演奏评弹、锡剧等戏曲音乐时妙趣横生、几可乱真。为了使二胡能发出三弦拨奏的声响效果,孙文明大胆的去掉了二胡千斤,使琴弦变为最长,振幅达到最大,同时加宽了一个八度的音域,音色更接近弹拨乐器的音色。在演奏上,由于没有了千斤的固定,使内外弦之间的弦距变宽特别是上把位的指距也相应变宽;从演奏技巧来说,音域的变宽以及大跳音程的使用,必然出现低把位与高把位之间的大跳把,从而提高了二胡演奏的换把难度。

为了强调节奏重音,孙文明频繁运用了跨小节切分连弓,这一技法与民间的演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同时,为了拓展二胡的表现力,孙文明还发明了弹弓奏法;即利用右手手腕的弹性将弓子急速地向琴弦弹去,而后立即转为虚弓。弓头就如同弹拨乐的弹、挑之音,虚弓部分则像弹、挑之后的余音。这种弓法在《弹乐》的出色运用,更惟妙惟肖的表现出评弹伴奏乐器的颗粒性效果。

四、结语

对于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创新和探索,在我们的传统音乐教育中应该得到深入的贯彻。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精华是我们发展二胡艺术的有用之宝,而民间二胡艺术正是在这种传统音乐文化中传承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它的价值所在并认真总结当下二胡艺术发展中的一些不足,取民间二胡艺术之长,补当下二胡教学之短,是为了使二胡艺术在未来能得到更好地发展。虽然现在二胡的文化土壤及生存状态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研究孙文明的二胡艺术则启发我们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文化如何改变,民族的根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不能轻易抹去。

[1]梁聆聆.如何掌握二胡不用千斤的演奏方法[J].中国音乐,2001(1).

[2]中国二胡名曲荟萃(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499).

陈赛君(1979—),女,硕士,讲师,汉族,广西贺州人,长期从事二胡演奏及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丝竹二胡文明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下)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一把二胡
对不文明说“不”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文明歌